[实用新型]自动清洁机器人用废料收纳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961.2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威;张东研;高路;孙丽萍;胡俊峰;周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清洁 机器人 废料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可配装在自动清洁机器人上使用的废料及垃圾收纳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自动清洁机器人逐渐开始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为减轻人力清洁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现用清洁机器人上配装的废料或垃圾收纳装置由于结构设计问题,该收纳装置只能将废料或垃圾吸入到装置内,而不能将吸入装置内的废料或垃圾自动清除,还需人力手工完成清除作业;另外,废料或垃圾在装置内是否充满到限定位置处,也无法确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动清洁机器人作业使用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自动清洁机器人用废料收纳桶,达到可准确确定收纳桶内废料容量、实现收纳桶入料和卸料的自动化作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筒体上端外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心的安装风机罩和轴流风机,在筒体上侧内部、位于轴流风机下方同轴心的配装喇叭状引风筒,隔离栅网覆盖铺装在喇叭状引风筒上,三个激光传感器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安装在筒体内,所述三个激光传感器位于喇叭状引风筒下方,在所述筒体底端部上配装入料与卸料两用门,至此构成自动清洁机器人用废料收纳桶。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筒体内废料垃圾容量的自动监视控制和筒体入料与卸料作业的自动化操作,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和筒体内入料与卸料效率高、使用操作劳动强度低、作业效果好、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清洁机器人用废料收纳桶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风机罩、2、轴流风机、3、喇叭状引风筒、4、隔离栅网、5、筒体、6、激光传感器、7、入料与卸料两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自动清洁机器人用废料收纳桶,在筒体5上端外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心的安装风机罩1和轴流风机2,在筒体5上侧内部、位于轴流风机2下方同轴心的配装喇叭状引风筒3,隔离栅网4覆盖铺装在喇叭状引风筒3上,三个激光传感器6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安装在筒体5内,所述三个激光传感器6位于喇叭状引风筒3下方,在所述筒体5底端部上配装入料与卸料两用门7。
清洁作业时,自动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首先使轴流风机2旋转,在筒体5内形成负压,同时,自动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打开入料与卸料两用门7,在筒体5内负压吸力下,将地面上的废料或垃圾吸入到筒体5内;喇叭状引风筒3加快了负压气流从下至上的流动速度,加大了筒体5的吸入力,保证清洁度和吸入效率;隔离栅网4起到阻隔过滤废料垃圾作用,减轻环境污染;当吸入筒体5内的废料垃圾达到筒体5内限定位置时,激光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给自动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在停止轴流风机2旋转的同时,关闭入料与卸料两用门7,清洁作业停止。将自动清洁机器人开动到废料垃圾卸料处,自动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打开入料与卸料两用门7,完成卸料作业,依次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喷杆装置及其清洗车
- 下一篇:一种交通隔离快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