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光伏感应法测定建筑门窗工程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8646.2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江滨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光 感应 测定 建筑 门窗 工程 遮阳 系数 透射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玻璃检测其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属于建筑检测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玻璃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由镜面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隔层充入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两层和三层之分,两层中空玻璃由两层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三层玻璃则是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热、防结霜、防潮、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据测量,当室外温度为-10℃时,单层玻璃窗前的温度为-2℃,而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室内温度为13℃。而在炎热夏天,双层中空玻璃可以挡住90%的太阳辐射热。阳光依然可以透过玻璃幕墙,但晒在身上大多不会感到炎热。使用中空玻璃幕墙的房间可以做到冬暖夏凉,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
通常衡量一块幕墙玻璃使用性能上的好差,很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是遮阳系数,其二是光透射比。而顾名思义是玻璃遮挡或抵御太阳光能的能力,在中国GB/T2680中称为遮挡系数,缩写为Se。定义:通过厚度为3mm厚标准玻璃的太阳的热量与实际太阳的热量的比值。遮阳系数越小,阻挡阳光热量向室内辐射的性能越好。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建筑玻璃来讲最主要的是遮阳(蔽) 系数Sc(或Se) 和传热系数K值(或U值) 。普通玻璃的遮阳系数较高约在0.9左右,所以要对玻璃进行表面加工,如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降低遮阳系数是做得到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光伏感应法测定建筑门窗工程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光伏感应法测定建筑门窗工程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其构造主要包括:吸盘、微型真空泵、高度调节旋轴、仪器控制显示端、电压表、电阻耗电件、电流表、光伏板、热敏组件,所述的光伏板通过吸盘可吸附于待测玻璃上;所述的吸盘一侧设有微型真空泵,光伏板与吸盘之间通过高度调节旋轴相连接;
所述的光伏板电源输出端分别接入电压表、仪器控制显示端,以及串联有电阻耗电件的电流表上;
所述的仪器控制显示端接收光伏板发出电信号。
上述的光伏板一侧设有热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光伏法则直接测定光照经过玻璃幕墙的损失量以及光透度;采用热敏组件来测定玻璃幕墙的隔热效果;采用带微型真空泵的吸盘实现了仪器可以直接无损固定在幕墙上;采用固定吸盘吸附高度可调节,实现了光伏板与待测的玻璃距离可调。仪器设备少,原理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光伏感应法测定建筑门窗工程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光伏感应法测定建筑门窗工程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的各组件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 1-吸盘,2-微型真空泵,3-高度调节旋轴,4-仪器控制显示端,5-电压表,6-电阻耗电件,7-电流表,8-光伏板,9-热敏组件,10-待测玻璃,11-光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采用光伏感应法测定建筑门窗工程遮阳系数、光透射比的仪器,其构造主要包括:吸盘1、微型真空泵2、高度调节旋轴3、仪器控制显示端4、电压表5、电阻耗电件6、电流表7、光伏板8、热敏组件9,所述的光伏板8通过吸盘1可吸附于待测玻璃10上;所述的吸盘1一侧设有微型真空泵2,光伏板8与吸盘1之间通过高度调节旋轴3相连接;
所述的光伏板8电源输出端分别接入电压表5、仪器控制显示端4,以及串联有电阻耗电件6的电流表7上;
所述的仪器控制显示端4接收光伏板8发出电信号。
所述的光伏板8一侧设有热敏组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江滨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江滨湖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8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