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椎弓根螺钉通道准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235.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杨惠林;薛婷;孟斌;朱雪松;王根林;孙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椎弓根 螺钉 通道 准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手术中用于准备椎弓根螺钉置入通道的准备器。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现代脊柱外科的基本技术。在置入椎弓根螺钉之前,必须准确寻找出椎弓根螺钉通道并进行适当准备,以使椎弓根螺钉安全、准确、有效地置入。
传统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首先使用开口锥在拟定的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开口后,再分别用直径1.5mm和2mm克氏针手工插入以寻找并扩大椎弓根螺钉通道,之后置入定位针于X线透视下标示椎弓根螺钉通道,最后用椎弓根探针探测椎弓根螺钉通道前壁和侧壁是否完整,并选择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此方法虽然探测手感明确,但因用于探测椎弓根的克氏针较细,握持用力均不易,且没有固定刻度,不能直观地看出克氏针进入椎弓根的深度,有潜在穿透椎体前皮质的风险,由于椎弓根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比邻椎管和神经,可造成脊髓和神经的损伤造成患者瘫痪或功能障碍,还有可能穿出椎体造成腹腔脏器和血管损伤,危及生命。传统的椎弓根通道探子只有探测椎弓根螺钉通道是否完整的作用,不具备寻找及扩大椎弓根螺钉通道的作用。椎弓根定位针仅用于术中X线透视时标示椎弓根螺钉通道,不具备寻找、准备及探测椎弓根螺钉通道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椎弓根螺钉通道准备器,实现椎弓根螺钉通道准备器、测深器、定位针和椎弓根通道探子的一体化,避免术中频繁更换工具,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椎弓根螺钉通道准备器,包括通道准备器和手柄,所述通道准备器与手柄之间设有位置识别模块,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有探子,所述探子自手柄向尾端呈锥形递缩结构,所述探子尾端设有探测球,所述通道准备器和探子上均设有刻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位置识别模块为圆锥体金属块,所述圆锥体金属块的顶点与手柄连接时表示左侧,所述圆锥体金属块的底面与手柄连接时表示右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准备器为长6cm,直径1.5mm的圆柱体;所述锥形递缩结构长度为7cm,与手柄连接处直径为1.5mm,尾端直径为0.7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准备器为长6cm,直径2mm的圆柱体;所述锥形递缩结构长度为7cm,与手柄连接处直径为2.0mm,尾端直径为1.0mm。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手柄长为4cm,其表面设有防滑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测球直径为2mm。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探子尾端为弯曲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克氏针、椎弓根探子、椎弓根定位针三种器械的优点。既具备克氏针的韧性,又增加了带防滑槽设计的手柄,克服了克氏针握持及用力均不方便的缺点,便于术者可控地用力;准备器上设有标准长度刻度,能够直观地看出准备器进入椎弓根的深度,有效避免了进入过深而穿透椎体前皮质的风险,并有利于术者选择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手柄下端连接有圆锥形的金属块,在术中X线透视时可以方便地区分左右侧,利于确定左右侧椎弓根螺钉通道的准备情况;探子末端的小金属球可以方便探测椎弓根螺钉通道前壁和侧壁,可完全替代椎弓根通道探子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和二中本实用新型的一对通道准备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三和四中本实用新型的一对通道准备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通道准备器;2、手柄;3、位置识别模块;4、探子;5、探测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椎弓根螺钉通道准备器,所述通道准备器1为长6cm, 1.5mm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上每mm均有刻度,每0.5cm刻度有明显区分,每1cm均有数字标示,以观察进入椎弓根的深度,避免穿透椎体前皮质;准备器与手柄2之间设有位置识别模块3,分别为正、反圆锥,正圆锥上标示“L”,意为用于左侧,反圆锥上标示“R”,意为用于右侧,手柄长度为4cm,手柄上设有防滑槽,手柄后接一长7cm带刻度的椎弓根探子4,所述探子自手柄向尾端呈锥形递缩结构,与手柄连接处直径为1.5mm,尾端直径为0.75mm,探子尾端连接一直径为2mm的探测球5,用于探测椎弓根通道前壁是否完整,同时可以起到测量椎弓根通道深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存储内容和AR通信的本地传感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