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机上防磨损、可润滑的门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291.2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殷鹏龙;梁万福;赫澜涛;王小清;孙中林;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10;E05D1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磨损 润滑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车身附件开合门的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上防磨损、可润滑的门铰链。
背景技术
挖掘机的门铰链是一种确定车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并能控制车门运动轨迹的装置。现有的挖掘机的开门方式普遍采用老式的门铰链(如图1所示),一般门铰链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锈死、卡顿的现象,有严重的还会因为门长时间开合的磨损而出现门铰链损坏。为了使其能够恢复正常使用,工作人员会在销轴与合页之间的间隙中挤入润滑油,这种方式只能短时间解决问题,而且挤入的润滑油大部分会溢出,无法充分渗入销轴与合页之间的间隙中,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铰链长时间使用后易生锈、卡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掘机上防磨损、可润滑的门铰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机上防磨损、可润滑的门铰链,包括合页一、合页二和销轴,所述合页一的侧边具有上轴孔和下轴孔,合页二的侧边具有中轴孔,中轴孔的长度与上轴孔和下轴孔之间的间距相配合,销轴依次穿过上轴孔、中轴孔和下轴孔,所述销轴的顶部至其底部开设有黄油腔,销轴的外圈设置有与黄油腔相通的出油孔。
为了使得润滑油分散均匀,所述的出油孔分为上出油孔、中出油孔以及下出油孔,分别对应上轴孔、中轴孔和下轴孔的位置。
为了提高耐磨性,所述的上轴孔与中轴孔之间,中轴孔与下轴孔之间均设置有套装在销轴上的挡圈。
为了便于加油,所述黄油腔的顶部还设置有黄油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上防磨损、可润滑的门铰链,大大降低了挖掘机车身附件门开合时带来的铰链磨损,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价格低廉,维护保养方便,有效的减小了因为门开合磨损铰链而产生损坏的现象,也规避了因为铰链生锈产生的锈死、卡顿现象,从而增加门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合页一,2、合页二,3、销轴,31、黄油腔,32、上出油孔,33、。中出油孔,34、下出油孔,4、黄油嘴,5、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合页一1、合页二2和销轴3,所述合页一1的一侧边具有上轴孔和下轴孔,合页二2的一侧边具有中轴孔,中轴孔的长度与上轴孔和下轴孔之间的间距相配合,销轴3依次穿过上轴孔、中轴孔和下轴孔,销轴3的顶部至其底部开设有黄油腔31,销轴3的外圈开设有与黄油腔31相通的出油孔。出油孔分为上出油孔32、中出油孔33以及下出油孔34,分别对应上轴孔、中轴孔和下轴孔的位置,即上出油孔32与上轴孔和销轴3之间的间隙相通,中出油孔33与中轴孔和销轴3之间的间隙相通,下出油孔34与下轴孔和销轴3之间的间隙相通。上轴孔与中轴孔之间,中轴孔与下轴孔之间均设置有套装在销轴3上的挡圈5。所述黄油腔31的顶部还设置有黄油嘴4。
使用时,将合页一1的上轴孔和下轴孔的轴线、合页二2的中轴孔的轴线放在同一轴线上,上轴孔与中轴孔之间、中轴孔与下轴孔之间均设置有挡圈5,然后装入销轴3,销轴3依次穿过上轴孔、挡圈5、中轴孔、挡圈5以及下轴孔,使得合页一1与合页二2和销轴3形成三个铰接点,将黄油嘴4装入销轴3,用黄油枪从黄油嘴4打入黄油,黄油会从销轴3内的黄油腔31分散至各出油孔,当少许黄油从挡圈5溢出即可。通过在门铰链的销轴3内部设置油路,使得润滑油可以充分渗入轴孔与销轴3之间的间隙中,提高门铰链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