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119.7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武;于淼;金丽彤;徐艺;罗坤;刘艳莉;张景海;周茹波;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车尾 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与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商用车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性能的增强、公路质量的不断改善,汽车行驶速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交通事故发生也变得更加频繁。在众多交通事故中,乘用车追尾商用车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目前在国内外商用车在出厂前都会强制加装后部防撞梁,防止发生乘用车追尾商用车尾部。但是近期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经调查发现,众多的交通事故中,乘用车追尾商用车通常会导致较高的致死率,而且此种事故容易令人忽视卡车尾部在设计上的缺陷,即刚性连接的防撞梁并不能有效减小碰撞过程中乘用车的加速度,并且刚性连接在碰撞过程中破坏乘用车的A柱的可能性极大。就在近日,IIHS对此类事故进行了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若商用车车尾的防撞梁被撞断,乘用车A柱被破坏的几率提高,乘用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特别是在30%与50%的追尾事故中,商用车尾部防护装置所起到的作用不容乐观。虽然国标对商用车以及拖挂车的车尾防护装置有相关的要求,但从实际的事故情况来看,这种标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并且这种装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值得怀疑。而一旦发生此类事故,特别是在较高的时速下,往往会使乘用车乘员受到极为严重的伤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减缓碰撞加速度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商用车车尾刚性连接危险性大,本技术领域亟需要一种新的生产设备来改变此种现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可以解决商用车追尾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液压弹簧、吊耳、电控弹簧、防撞梁、吸能盒,液压弹簧方向和地表面垂直,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撞梁上,另一端通过锁销与吊耳连接,且所述吊耳连接在商用车车厢底部;所述的电控弹簧和地表面平行,和防撞梁垂直,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撞梁上,另一端通过锁销与吊耳连接,且所述吊耳连接在商用车大梁上;所述吸能盒一侧和防撞梁相连接,另一侧和车体相连接。
所述液压弹簧数量为四个。
所述电控弹簧数量为两个。
所述的防撞梁形状为长方形,底面为斜面;防撞梁中间部分镂空;防撞梁长度为180厘米。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的吸能盒、电控阻尼可以增加碰撞时间,减小碰撞加速度,将碰撞由刚性过程转为柔性过程。2、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内的防撞梁斜面设计可以增加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接触面积,有效保护乘用车人员。3、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可以在原有的商用车尾部刚性防撞机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装,其改装难度不大、成本不高、改装方便。4、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有着很好的应用领域,其市场前景十分广泛,适合于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左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中1-液压弹簧、2-吊耳、3-电控弹簧、4-防撞梁、5-吸能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5所示,一种商用车尾部防撞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液压弹簧1、吊耳2、电控弹簧3、防撞梁4、吸能盒5,液压弹簧1方向和地表面垂直,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撞梁4上,另一端通过锁销与吊耳2连接,且所述吊耳2连接在商用车车厢底部;所述的电控弹簧3和地表面平行,和防撞梁4垂直,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撞梁4上,另一端通过锁销与吊耳2连接,且所述吊耳2连接在商用车大梁上;所述吸能盒5一侧和防撞梁4相连接,另一侧和车体相连接。
所述的防撞梁4为180厘米,形状为长方形,底面为斜面。
所述的防撞梁4中间部分镂空,镂空部位为长方体,材料为22MnB制成,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为150Mpa。
所述液压弹簧1数量为4个。
所述电控弹簧3数量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用的前防撞装置
- 下一篇:自动档汽车刹车控制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