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拼形式的压铸模模芯结构与对应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9600.4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8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式 压铸 模模芯 结构 对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镶拼形式的压铸模模芯结构与对应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式,通过将金属液充型进压铸模锻机上的压铸模具型腔内,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使金属毛坯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得到压铸件产品。现有压铸模具开模时间与成本集中于模芯,例如,带散热片结构的通讯箱体的压铸件模具,一般是先对石墨电极进行,再用石墨电极在电火花机上加工出散热片型腔,其缺点在于:电火花加工耗费大量工时,电火花加工的薄、深型腔壁的电火花纹又需要大量时间省模。一般1600T压铸机生产的散热片结构箱体模具加工周期是75天,故现有的模芯结构严重制约模具制造与省模时间,使得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镶拼形式的压铸模模芯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压铸模具结构制造时间与省模时间较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镶拼形式的压铸模模芯结构,所述模芯由多块镶件相互拼接而成,所述镶件呈片状,各镶件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镶件下部紧密接合,各镶件上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镶件上部逐步收窄,使得间隙呈现翅片状。
上述方案中,各模芯镶件可用CNC机床实现自动化加工,代替原整体散热片型腔的电火花加工方式,能有效节省电极加工时间与电火花加工型腔的时 间,同时亦大大缩短了散热片型腔省模时间。相比于传统模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制造时间缩短30天,加快了压铸新产品开发进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其一、各镶件单独加工,降低模芯的加工难度。同时,单个镶件的省模时间也大为缩短。
其二、对镶件的单元可采用CNC机床自动化加工,替代原有的电极火花加工方式,除实现加工时间、加工难度与耗材量的有效降低外,模芯的加工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散热片压铸模具,用以生产散热片压铸产品,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片压铸模具,包括前模与后模,所述后模上嵌设有所述模芯,前模与后模配合形成散热片型腔。
上述方案中,金属液充型进所述型腔内,冷却过程加压锻造,得到压铸产品。压铸产品相当于倒扣于模芯上,仅需模芯两侧施力便可轻松将压铸产品顶出。相比于传统模具,压铸产品顶出方便、顶出操作不会对产品外观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模芯的镶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芯与后模嵌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铸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镶拼形式的压铸模模芯结构,所述模芯1由多块镶件11相互拼接而成。
所述镶件11呈片状,各镶件11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镶件11下部112紧密接合,各镶件11上部111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镶件11上部逐步收窄,使得间隙呈现翅片状。
针对不同的压铸成型需求,可灵活设计各镶件11的高度、厚度、形状与刻纹。
如图3-5所示,一种散热片压铸模具,包括前模41与后模42,所述后模42上嵌设有所述模芯1,前模41与后模42配合形成散热片型腔5。
如图6所示,利用上述散热片压铸模具加工出的产品。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9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线缆加工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