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5583.7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常策;李璐平;余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沉 式多节 人工 挖孔桩用 护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目前应用比较普遍。其优点是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通常需要在每向下挖一节桩孔后进行护壁浇筑,因此需要用到护壁模板。传统的护壁模板均由若干上小下大的梯形单元板拼合而成,其弊端主要有:安装拆卸不便、劳动强度大;拆卸过程中易损坏、难以多次重复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人工挖孔桩护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红砖护壁、砼护壁和钢护筒护壁。这三种形式的护壁分别适应用于不同的地质情况,因材料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施工工艺。在地质情况较差的情况下,采用砼护壁和钢护筒护壁。在地质情况较好的情况下,采用红砖护壁,造价较高,且工期较长,但如不采用护壁,则又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性高,易于拆卸,工期短,成本低的护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该护壁模板由多个单节护壁套装而成,这块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安全性好,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包括单节钢护壁、工作平台、支架、电葫芦和钢绞线,所述护壁埋在地内,所述护壁有3-8节单节钢护壁,所述单节钢护壁截面为梯形,所述单节钢护壁内有梯形通孔,所述单节钢护壁上端面最大直径小于单节钢护壁下端面最大直径,所述单节钢护壁上端面内侧有一圈卡环,所述单节钢护壁下端面外侧有一圈套环,所述各节单节钢护壁从上到下依次套装,所述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下端面的套环的最大直径小于下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的通孔的内径,所述下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的卡环卡在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下端面的套环上,所述最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有一圈固定端,所述两个工作平台对称设置,所述工作平台的连接臂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端两侧,所述工作平台上有支架,所述电葫芦挂在支架中部,所述卡环和套环上有3-5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等角度绕卡环和套环中心一周,所述卡环的固定孔与套环上有3-5个固定孔位置相对应,每条钢绞线对应一排从上至下的单节钢护壁的固定孔,所述钢绞线穿过对应各个单节钢护壁所对应的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节钢护壁外壁有3-8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等角度绕单节钢护壁的中心线一周,设置加强筋后可大大提高支撑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的卡环有卡槽,所述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的卡环的卡槽与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外壁的加强筋的位置相对应,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套装方式安装设置加强筋后安装有时候会产生干涉,因此可设置卡槽与加强筋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单节钢护壁有一道开口,所述单节钢护壁的开口的一侧有一排卡件,所述单节钢护壁的开口的另一侧有卡孔与卡件对应,本实用新型可将护壁设计为卡装式这样安装更为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节钢护壁的外侧板有控制卡件伸缩的卡件控制按钮,为了便于卡件卡在卡孔内可设置卡件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护壁由多个单节护壁组成,单节护壁的小端有卡环,单节护壁的大端有套环,上方的护壁套在下方护壁上,下方护壁的卡环卡在上方护壁的套环上,这样可根据需要随时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高度的护壁进行组合,并且每节护壁均有一个开口,护壁通过卡件进行插接,这样安装拆卸起来极为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节护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单节护壁示意图;
图中的构件为:
1、单节钢护壁; 1-1、固定端; 1-2、卡环;
1-3、套环; 1-4、加强筋; 1-5、卡槽;
1-6、固定孔; 1-7、卡孔; 1-8、卡件;
1-9、卡件控制按钮; 2、工作平台; 2-1、连接臂;
3、支架; 4、电葫芦; 5、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5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代步车上的车架机构
- 下一篇:一种真皮包与铝合金组合的两用车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