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亲水性褐煤蜡改性物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913.0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胜;罗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3/38 | 分类号: | C10G73/38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500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褐煤 改性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亲水性褐煤蜡改性物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褐煤蜡一般是指从含蜡质的煤(主要是褐煤或泥炭)中用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一种含有纯蜡、树脂和地沥青的天然硬蜡,亦称蒙旦蜡。褐煤蜡由于物理化学性能优越,无致癌物质,且价格比一般的天然动植物(虫白蜡-中国川蜡、棕榈蜡-巴西卡那巴蜡、小烛树蜡、鲸蜡等)硬性蜡便宜,货源充裕,被广泛用作价格昂贵的天然动物蜡和植物蜡的代用品及补充品。
褐煤蜡用有机溶剂可分成三个组分:纯蜡、树脂(丙酮可溶物)、地沥青(异丙醇不溶物)。纯蜡主要是由蜡酸与蜡醇构成的蜡酯,以及部分游离蜡酸,少部分蜡醇、蜡酮、脂肪烃等组成。褐煤蜡氧化脱色得到的S蜡(高碳脂肪酸)化学组成:饱和高碳脂肪酸含量80-90%,其主要成分为C26、C28、C30的高碳脂肪酸(其中饱和一元酸占总酸量的80%,饱和二元酸占总酸量的20%),还有15%左右的蜡酯。褐煤蜡是溶于有机溶剂的硬性油料,它不溶于水,而在其应用中往往要把它溶于水或制成乳化液。褐煤蜡的乳化液作为现代加工技术的添加剂、助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物品美容行业的乳化制品,如鞋油、夹克油、自亮型蜡乳液、汽车上光蜡、家具蜡、乳胶漆等,皮革行业的加脂剂,化妆品的膏、霜制品,混凝土内部密封剂,混凝土构件脱模剂,金属加工润滑剂,乳化沥青添加剂等等。
由于褐煤蜡不溶于水,极大的阻碍了其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司班80、吐温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作为乳化剂,经适当温度和时间来乳化褐煤蜡获取褐煤蜡乳化液。虽然制备装置简单,但乳化剂种类多时乳化过程复杂,各乳化剂之间量的配比关系难以掌握,而单个乳化剂使用时乳化效果难以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生产效率低。也用采用高压釜经过复杂化学反应来制备改性褐煤蜡的装置,但结构复杂且安装性及可靠性均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亲水性褐煤蜡改性物的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熔融釜、输送泵、储罐、混合室、反应室、分离器、中间蜡槽、成型机,所述熔融釜设置有投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经输送泵与混合室连通,所述储罐设置有输气口和出口,所述输气口与惰性气体输入口连接,所述出口与混合室连通,所述混合室的出口与反应室的入口连通,所述反应室的出口与分离器连通实现气液分离,所述分离器的出液口经中间蜡槽与成型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利用褐煤蜡与环氧乙烷(C2H4O)和/或环氧丙烷(C3H6O)经碱性催化剂作用进行氧基化反应,通过熔融釜融化混合和混合室充分混料,在反应室中保温进行化学反应,经气液分离和脱除挥发组分,冷却成型得到亲水性的褐煤蜡改性物。由于褐煤蜡的亲水性主要取决于氧基加合数,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所通入的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量,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需要来调整其加合数,制成HLB值不同的褐煤蜡产品,如油包水型、水包油型、蜡基乳化剂等,形成加合数(亲水性)不同的系列产品,从而满足不同需要。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式或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高,无有害排放,结构简单,无高压或低真空作业装置,整体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装置原理图;
图中:1-熔融釜,11-投料口,12-出料口,2-输送泵,3-储罐,31-输气口,32-出口,4-混合室,5-反应室,51-循环出口,52-循环入口,53-循环泵,54-换热器,6-分离器,7-中间蜡槽,8-成型机,9-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熔融釜1、输送泵2、储罐3、混合室4、反应室5、分离器6、中间蜡槽7、成型机8,所述熔融釜1设置有投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经输送泵2与混合室4连通,所述储罐3设置有输气口31和出口32,所述输气口31与惰性气体输入口连接,所述出口32与混合室4连通,所述混合室4的出口与反应室5的入口连通,所述反应室5的出口与分离器6连通实现气液分离,所述分离器6的出液口经中间蜡槽7与成型机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