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颅底修补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045.9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龙;漆松涛;张喜安;彭俊祥;苏青;徐海艳;莫益萍;邱晓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修补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手术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颅底修补固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颅底手术得以开展,但是以牺牲颅底骨质的微创手术,由于手术部位深在,操作空间狭小,术后的颅底重建是当前颅底神经外科手术遭遇的最大技术瓶颈。特别是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大量扩大经鼻内镜手术入路的应用范围拓展,几乎通过双鼻孔就可以打开整个颅底各个部位的骨质。切除病变后的骨质缺损、硬脑膜缺损及术野软组织的缺损,增加了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组织膨出、气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脑脊液漏是颅底手术,特别是扩大经蝶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手术后必须进行颅底缺损进行修补。另外,对于复杂的颅底骨质,特别是并发颅骨缺损的复杂颅脑外伤,由于骨质、硬膜缺损,伤后出现顽固的脑脊液漏,也必须手术进行颅底修补。
目前临床上修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软组织进行填塞,对于较大的缺损采用自体组织或者钛网加上人工硬膜采用生物胶粘合进行复合修补,即所谓的“三明治”法,但由于自体软组织会出现坏死、液化等现象术后再次脑脊液漏几率高,修补不牢靠;作为修补支撑的自体骨片、钛网由于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无法固定等原因,手术后出现移位,损伤周围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严重时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同时自体取材增加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感染机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手术风险。临床尚无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的颅底修补器械。目前也有使用同轴设计的上下盖与螺杆连接的装置,较好锁紧头骨,然而这种结构存在一个缺陷,只能用于颅骨盖的修补,无法应用于颅底修补。这种结构是直接将金属质地的固定盘置于颅内,增加了金属质地固定盘在放置的过程中损伤颅内重要结构的风险,但会出现颅内外沟通腔隙、脑脊液漏的现象,无法应用于颅底修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颅底修补固定器,该装置可密闭了颅内外沟通腔隙,有效避免脑脊液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颅底修补固定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有固定盘,连接杆下端设有可在连接杆上移动的活动盘,固定盘和活动盘在连接杆上同轴,以固定盘和活动盘相对的一面为内,在固定盘内侧面上贴有与固定盘形状匹配的生物硬膜,在固定盘与活动盘之间的连接杆上加装有填充吸水树脂的硅胶囊,活动盘内侧面包括有内圈与外圈,内圈与硅胶囊相对,外圈排列有针状锯齿,针状锯齿朝向硅胶囊,针状锯齿上设有用于刺破硅胶囊时一端与硅胶囊连通、另一端与患者颅骨的骨窗缝隙相通的导流槽。
生物硬膜与加装有填充吸水树脂的硅胶囊的设置,可内外密闭颅内外沟通腔隙,避免脑脊液泄漏;针状锯齿用于刺破硅胶囊,吸水树脂顺导流槽流入未严密填充的骨窗缝隙。
所述内圈朝向硅胶囊一端凸起。在连接杆上推挤活动盘将硅胶囊推向固定盘时,凸起的内圈可使硅胶囊充分压扁,利于针状锯齿的刺穿。
所述硅胶囊呈椭圆体,且半长轴所在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杆穿设在贯穿孔内。径向较长的连端设在连接杆上且同向,可使操作视野不会被阻挡,避免针状锯齿在未推挤之前刺穿硅胶囊。
在所述生物硬膜中央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直径大小一致的圆孔,生物硬膜通过圆孔套设在连接杆上并贴在所述固定盘内侧面上。圆孔的开设,便于生物硬膜的固定放置和更换。
在活动盘上分布有通孔,通孔置于内圈与外圈之间。通孔的设置可让多余的吸水树脂流出。
使用时,将固定器的固定盘置入颅内后,在连接杆上推挤活动盘锁住颅骨,在推挤过程中内圈同时将硅胶囊推向固定盘,进一步推挤时硅胶囊被压扁适形填充骨窗,同时囊壁外侧被活动盘上的针状锯齿划破,囊内吸水树脂顺导流槽流入未严密填充的骨窗缝隙,此时固定盘上的生物硬膜已贴合在颅底上防止多余树脂进入颅内,向内翘起的活动盘外缘封锁了缺损骨窗的外缘让树脂更加严密的填充骨缝,向内进一步推挤活动盘,固定器上下两盘锁住颅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