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动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139.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樊作田;魏荣轩;陈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壹博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具有大角度斜面产品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结构,一般包括唧嘴、水口、前模装置和后模装置,前模装置一般为固定模,后模装置一般为动模,后模装置上设置有后模芯、后模、顶针面板和顶针,前模装置上设置有前模芯和前模,前模芯和后模芯组合形成与产品结构对应的模腔,现有的模具在设计时会根据产品的不同,特别是具有扣位结构的产品,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设计若干个顶针,用于顶出产品和水口,在所设计的顶针位置上,模具的后模芯、后模、顶针面板会按照预定位置钻上顶针孔。
在某些具有大角度斜面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采用现有的顶针顶出产品时,针对产品的大角度斜面一方面需要设计多个顶针顶出,另一方面顶针在顶出产品时产品容易在顶出过程中产生滑动,滑动会对产品造成损伤也影响产品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模具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滑动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滑动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固定模和顶出机构,所述动模和固定模合模后形成产品模腔,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多个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推杆的斜面构成所述产品模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推杆的斜面内侧开有凹槽。
具体地,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具有垂直端面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垂直端面也构成所述产品模腔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凹槽设置有2-3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具有大角度斜面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产品容易在顶出过程中产生滑动的问题,通过将推杆的端面也设计为斜面,推杆的斜面构成产品模腔的一部分,并在推杆的斜面内侧开有凹槽,这样在产品成型后对凹槽位置形成有凸边,二者相互咬合能防止在产品顶出过程中发生滑动,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图1,防滑动模具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实施例模具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防滑动模具结构的结构剖视图,包括动模1、固定模2、产品4和顶出机构,动模1和固定模2合模后形成产品模腔,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推杆3和第二推杆6,第一推杆3的端面为斜面,第一推杆3的斜面构成产品模腔的一部分,第一推杆3与产品4的大角度斜面相配合;第二推杆6具有垂直端面,第二推杆6的垂直端面也构成产品模腔的一部分,第二推杆6与产品4的垂直面配合,动模1、固定模2、第一推杆3和第二推杆6共同构成产品模腔。
附图2为本实施例动模部分的结构剖视图,第一推杆3的斜面内侧开有三组凹槽5,通过凹槽5的设置,在产品4成型后对凹槽位置形成有凸边,二者相互咬合能防止在产品顶出过程中发生滑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外观。
本实施例能有效地解决针对具有大角度斜面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产品容易在顶出过程中产生滑动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模具成本低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壹博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壹博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模头
- 下一篇:用于热流道系统的气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