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架双层指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985.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娓;刘伟杰;张爱德;单平平;徐朝明;王培懿;王金芬;王建伟;蔡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时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架 双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行业竖直排管设备,具体涉及井架双层指梁系统。
背景技术
安装在井架的相应位置,用来排放竖直钻杆、钻铤或者套管的机械设备,我们通常称为指梁,其得名源于形状很像人的手指。指梁一般是机械式的整体指梁,一个指梁设备通常是由很多矩形管组成的。
由于在钻井过程中,经常需要循环使用多种钻具,如钻杆、钻铤、套管等。而我们传统所用的指梁,只能够排放一种钻具。如果排布钻杆,那么指梁的设计高度或设计大小就不能再进行套管等其他钻具的排布了,因此,不能够充分满足钻具的循环更换使用,工作也不够便捷,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会造成井架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井架指梁功能单一,在钻井的过程中,不能满足钻具的循环更换使用,工作也不够便捷,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井架双层指梁系统,包括设置在井架上,呈上下水平布置的第一、第二指梁,所述井架上设有水平滑动轨道,其中,
第一指梁,与井架上下转动连接,其水平最外端设有用于与绞车连接的第一吊耳,所述绞车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动轨道上,所述第一指梁上在靠近所述第一吊耳的内侧还设有第二吊耳,所述井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吊耳适配的吊耳连接板;
第二指梁,包括指梁支架和若干根滑动设置在所述指梁支架上的指梁,所述指梁支架与井架垂直设置,且所述指梁支架上设有用于滑动的齿条,每根所述指梁上均设有与所述齿条滑动啮合的齿轮,每根所述指梁上还设有若干个可控制开、闭的指梁锁;
利用所述第一、第二指梁配置成:
所述第二指梁的每根所述指梁通过齿轮相对齿条滑动,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指梁上下一一对应位置,且所述指梁锁全部打开,所述第一指梁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指梁在所述绞车的钢丝绳的带动下向上翻转,通过第二吊耳与吊耳连接板的相互连接,将所述第一指梁与井架固定;所述指梁锁全部关闭,所述第二指梁处于工作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绞车在所述水平滑动轨道上滑动控制所述第一指梁中的每一单根指梁的上下翻转,其中,
所述绞车移动至所述水平滑动轨道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指梁处于水平状态,即所述第一指梁工作状态;
所述绞车移动至所述水平滑动轨道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指梁向上翻转,处于竖直向上状态,即所述第二指梁工作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指梁适配排放钻杆或者钻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指梁适配排放套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吊耳与所述第一指梁的水平最外端的长度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吊耳和所述吊耳连接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吊耳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指梁锁采用气缸控制其开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吊耳与所述吊耳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定位连接的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第二通孔的大小相同。
本发明,采用井架双层指梁系统,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多种钻具的竖向排放,节约了排管时间,充分利用了井架空间。而且,第一、第二指梁之间互不干涉,通过移动和翻转的相互配合提高了竖向排管的效率,使空间和时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指梁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指梁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第一指梁与第二指梁分解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第二指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指梁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D部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架双层指梁系统,包括设置在井架1上,呈上下水平布置的第一、第二指梁2、3,井架1上设有水平滑动轨道4。
其中,第一指梁2,与井架1上下转动连接,其水平最外端设有用于与绞车5连接的第一吊耳6,所述绞车5滑动设置在水平滑动轨道4上,第一指梁2上在靠近第一吊耳6的内侧还设有第二吊耳7,井架1上设有与第二吊耳7适配的吊耳连接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时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天时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节能离网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
- 下一篇:防泥包的PDC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