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548.0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科伟;郭本东;李西彦;李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艾科瑞特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E21B19/14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571533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臂式管杆 空间 滑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在小修作业过程中,为避免发生井喷事故,企业要求所有作业井井口必须安装井口防喷装置即封井器,由于封井器的使用,抬高了作业工的操作位置,加上原井口高度,部分作业工井口操作位达到1.4米以上,这样以来,作业工起管杆时需要场地有至少2人进行牵引、接送管杆、场地摆放等施工,在下管杆时也同样需要两次抬举方可将作业管杆输送至操作位置,完成井口操作。
此种作业方式给井口操作工带来很大麻烦,劳动力增加,劳动强度加大,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无法满足作业生产安全形势要求,也不利于今后作业系统自动化、半自动化形势发展。因此,设计一种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主要解决小修作业过程中管杆输送问题,达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增大安全系数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解决小修作业过程中管杆输送问题,达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增大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由机械部分、液压系统和电器系统组成。机械部分由两组液压缸推动,遥控控制,实现平举,斜撑,收送等动作。液压系统和电器系统集成安装在设备底座上。
所述机械部分采用摆臂式空间五连杆结构,由底座,摆臂,平台,转臂和滑道连接组成,由主液压缸,平送液压缸推动。其结构特征是:底座上连摆臂,摆臂一组连接平台,另一组连接转臂,转臂一端连接主液压缸,另一端镶嵌在平台上滑动,平台上安装滑道,平送液压缸安装在平台内,与滑道相连,可在平台上前后滑动。
其运动特征是:主液压缸能推动摆臂摆动,带动平台水平举起,到达死点位置时,主液压缸继续推动转臂转动,转臂一端在平台上滑动,支起平台一端,实现斜撑,到达工作高度后,可通过平送液压缸推动滑道在平台上前后滑动,直至需要的工作位置;收回时,动作相反。
其工作特征在于:所属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举送管杆时,完全收拢在油管桥下,直接从油管桥上托取管杆,先平举,后斜撑,再前送,直至工作位置;接排管杆时,从所需工作位置接到管杆后,管杆在滑道上滑动,直至完全放稳,操作滑道收回,再放下斜撑,然后平稳的将管杆逐层平放在油管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额有益效果是:
1、与作业传统常用的油管小滑车进行对比
(1)彻底解决了小滑车使用不便,滑行不畅,容易翻落等问题,杜绝了起下管柱过程中掉落伤人的安全隐患;
(2)去除了人工摆放,牵引小滑车,抬上、卸下管杆等体力劳动,场地作业工劳动强度降低80%以上;
(3)减少了场地工人现场来回走动,有效避开了现场恶劣的作业条件,杜绝了场地穿行的安全隐患;
(4)操作人员工作位置相对固定,更加安全、舒适,由2人减少成由1人辅助操作即可;
2、与近年发展起来的自动管杆升降(输送)机进行对比
(1)空间滑道是针对油田小修作业自动、半自动技术改造设计的专用装备,体积小巧,收拢状态仅6.3×600×620,搬运安装方便,适应油田小修作业现场,操作简便,可靠耐用。
(2)空间滑道收拢状低于油管桥,可直接从油管桥上托举管杆至井口操作位置;或由井口操作位置接送管杆到油管桥上进行排放,无需上、卸料机构及操作,动作简洁,实用性强。
(3)空间滑道具备从650~1250高度的平起、平落功能,可以直接实现油管桥上4~5层油管的码放或托取,完全满足小修作业现场需要。
(4)空间滑道实现了油管杆起下过程中全程支撑保护,运行平稳,防止碰撞,有效保护油管丝扣,同时避免了井口操作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底座、2. 摆臂、3. 平台、4. 主液压缸、5. 转臂、6. 滑道、7平送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摆臂式管杆空间滑道,其特征是:由机械部分、液压系统和电器系统连接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艾科瑞特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艾科瑞特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