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101.3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艇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轮车 转向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四轮车的转向装置都是采用涡轮蜗杆技术,这在一般车辆使用是可行的,但是在特殊车辆上如公园游乐车上使用其结构就显得复杂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转向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这一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转向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才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由方向盘、方向盘轴、链轮、链条、左拨片、右拨片、左销钉、右销钉、左螺母、右螺母、左连接杆、右连接杆、拉杆、左压紧块、右压紧块、左调节杆、右调节杆、车架、小轴、滚轮、弹簧、左前叉、右前叉、左前轮轴、右前轮轴、左立管、右立管、左立轴、右立轴、固定条、方向套管及左前轮、右前轮组成一个四轮车转向装置。所述方向盘轴安装在方向盘的中心位置上,同时穿过方向盘套与所述的链轮的中心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固定条一端与车架固定,另一端与方向盘套固定,这样方向盘转动即能带动链轮转动,所述的链条中间部分套在链轮上,而链条的一端与左调节杆连接,另一端与右调节杆连接,所述的链条与链轮二侧之间装有滚轮,滚轮套装在小轴上,小轴固定在车架上,当方向盘带动链轮左右转动时,链条即可平行移动,所述的拉杆的左端通过左销钉与左拨片连接,且拉杆与左拨片可以自由转动,而拉杆的右端通过右销钉与右拨片连接,且拉杆与右拨片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左压紧块一端与拉杆固定,另一端的孔内穿有左调节杆,调节杆的左端装有螺母,所述右压紧块一端与拉杆固定,另一端的孔内穿有右调节杆,右调节杆的右端装有弹簧和螺母,调节螺母可以调节链条的松紧,当链条平行移动时能带动拉杆平行移动,所述的左拨片与左前叉焊接成一体,所述的左立轴与左前叉也焊接成一体,左立轴穿在左立管内,且可以自由转动,左立管与车架固定,所述的左前叉下端装有左前轮,所述的左前轮轴穿在左前叉与左前轮之间,所述的右拨片与右前叉焊接成一体,所述的右立轴与右前叉也焊接成一体,右立轴穿在右立管内,且可以自由转动,右立管与车架固定,所述的右前叉下端装有右前轮,所述的右前轮轴穿在右前叉与右前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辆转弯如右转弯时,操纵方向盘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这一转动带动了链条、拉杆向右移动,也带动了左右拨片、左右前轮向右转动,从而实现车辆转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具体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由方向盘24、方向盘轴33、链轮32、链条9、左拨片1、右拨片18、左销钉2、右销钉17、左螺母4、右螺母14、左连接杆3、右连接杆16、拉杆15、左压紧块5、右压紧块12、左调节杆6、右调节杆11、车架7、小轴8、滚轮10、弹簧13、左前叉29、右前叉20、左前轮轴28、右前轮轴21、左立管27、右立管19、左立轴25、右立轴22、固定条30、方向套管31及左前轮26、右前轮23组成一个四轮车转向装置。
方向盘轴33安装在方向盘24的中心位置上,同时穿过方向盘套31与链轮32的中心固定在一起,固定条30一端与车架7固定,另一端与方向盘套31固定,链条9中间部分套在链轮32上,链条9的一端与左调节杆6连接,另一端与右调节杆11连接,链条9与链轮32二侧之间装有滚轮10,滚轮10套装在小轴8上,小轴8固定在车架7上,拉杆15的左端通过左销钉2与左拨片1连接,而拉杆15的右端通过右销钉17与右拨片18连接,左压紧块5一端与拉杆15固定,另一端的孔内穿有左调节杆6,调节杆6的左端装有螺母4,右压紧块12一端与拉杆15固定,另一端的孔内穿有右调节杆11,右调节杆11的右端装有弹簧13和螺母14,左拨片1与左前叉29焊接成一体,左立轴25与左前叉29也焊接成一体,左立轴25穿在左立管27内,左立管27与车架7固定,左前叉29下端装有左前轮26,左前轮轴28穿在左前叉29与左前轮26之间,右拨片18与右前叉20焊接成一体,右立轴22与右前叉20也焊接成一体,右立轴22穿在右立管19内,右立管19与车架7固定,右前叉20下端装有右前轮23,右前轮轴21穿在右前叉20与右前轮2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艇,未经张海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