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6078.6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解正高;陈放;朱俊;王健;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晶状体 前囊膜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用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白内障乳化手术中,需要撕除晶状体前囊膜,然后才能进行水分离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步骤。手术中晶状体前囊撕除需先用角膜穿刺刀作透明角膜切口,然后将撕囊镊从角膜切口伸入前囊膜表面并沿前囊膜表面撕成一个圆形孔。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前囊膜撕除方法形成的前囊切口的形状和位置很难准确控制,主要靠手术者的经验控制,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还会造成手术其它的并发症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前端设有机头壳体,所述机头壳体内转动支撑有芯轴,所述芯轴外周固定有风轮,所述手柄内设有与机头壳体内腔连通的驱动液流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芯轴端部设有装夹头,所述装夹头用于装夹撕囊针,所述撕囊针包括装夹端,绕装夹端回转的回转段和针尖。
为便于撕囊针与芯轴的拆装,所述芯轴为中空转轴,并通过上下两只轴承与机头壳体支撑连接,所述机头壳体上端嵌套有压盖,所述压盖下侧与机头壳体之间通过压簧顶紧,所述压盖下端设有与芯轴端部对应的凸台,所述撕囊针装夹端与芯轴配合装夹并且装夹端的顶端与压盖的凸台对应抵靠。
为保证撕囊针与芯轴的牢固装夹,所述装夹头为芯轴下端设置的用于夹持撕囊针装夹端的弹性卡爪。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手柄尾部的驱动液流通道与压缩气源连通并通过控制脚阀控制开关,风轮通过压缩气流驱动带动芯轴转动,芯轴带动撕囊针回转同时撕囊针的针尖作环形回转。此装置的撕囊针的装夹端与芯轴配合套装,装夹方便,并且撕囊针装夹到位后,压盖下端的凸台与装夹端抵靠,当需要更换撕囊针时,只需向下按压压盖,压盖下侧的凸台向下推动撕囊针的装夹端即可方便的从芯轴拆下撕囊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 设计较为简洁、操作简单,操作时只需要将装置的头部定位于晶状体的前囊膜的中心即可;
2. 对眼底红光反射不明显的白内障,如过熟期白内障(白色白内障)、老核白内障等都能制作完美的前囊膜口,以保证手术的高成功率;
3. 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初学者顺利跳过撕囊这一白内障手术最大难关,能快速掌握现代白内障手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白内障脱盲率;
4. 可根据联合手术方式及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光学区直径选择不同长度的撕囊针(长度为3.5mm、3.0mm或2.5mm)获得理想的不同直径的前囊膜孔;
5. 该装置的头部可经受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反复使用;
6. 撕囊针可拆卸,更换方便,可以根据该装置的撕囊针锐利程度进行便捷地更换;
7. 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很少,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及眼内组织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晶状体前囊膜撕除手术的示意图。
其中,1 撕囊针;2机头壳体;3手柄;4压盖;5芯轴;6风轮;7 驱动液流通道;8加流通道;9弹性卡爪;10压簧;11角膜切口;12晶状体前囊膜;13环形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包括手柄3、手柄3前端设有机头壳体2,机头壳体2内转动支撑有芯轴5,芯轴5外周固定有风轮6,手柄3内设有与机头壳体2内腔连通的驱动液流通道7和回流通道8,芯轴5端部设有装夹头,装夹头用于装夹撕囊针1,撕囊针1包括装夹端,绕装夹端回转的回转段和针尖;为便于撕囊针1与芯轴5的拆装,芯轴5为中空转轴,并通过上下两只轴承与机头壳体2支撑连接,机头壳体2上端嵌套有压盖4,压盖4下侧与机头壳体2之间通过压簧10顶紧,压盖4下端设有与芯轴5端部对应的凸台,撕囊针1装夹端与芯轴5配合装夹并且装夹端的顶端与压盖4的凸台对应抵靠。为保证撕囊针1与芯轴5的牢固装夹,装夹头为芯轴5下端设置的用于夹持撕囊针1装夹端的弹性卡爪9。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手柄3尾部的驱动液流通道7与压缩气源连通并通过控制脚阀控制开关,风轮6通过压缩气流驱动带动芯轴5转动,芯轴5带动撕囊针1回转同时撕囊针1的针尖作环形回转。此装置的撕囊针1的装夹端与芯轴5配合套装,装夹方便,并且撕囊针1装夹到位后,压盖4下端的凸台与装夹端抵靠,当需要更换撕囊针1时,只需向下按压压盖4,压盖4下侧的凸台向下推动撕囊针1的装夹端即可方便的从芯轴拆下撕囊针。如图3所示,采用本装置进行手术时,先将患眼表面麻醉后,于11:00位用宽为3.2mm的角膜穿刺刀作透明角膜切口11;从角膜切口11向前房内注入黏弹剂以维持前房深度及压平晶状体前囊膜12表面;自角膜切口11将全自动晶状体前囊膜撕除装置的头部伸入晶状体前囊膜12表面,使装置头部的中心点位于晶状体前囊膜12的中心;轻压前囊膜使撕囊针的针尖刺入前囊膜;脚踩控制脚阀使压缩空气经驱动液流通道驱动风轮6转动,带动撕囊针1回转以切开前囊膜形成环形切口13,然后退出前囊膜撕除装置,用镊子夹出游离的前囊膜,继续进行水分离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