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767.5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漩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漩风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B62K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夹脚 功能 儿童 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
背景技术
儿童三轮车是最为常见的儿童用品,它给儿童带来了欢乐和童年的记忆。通常,儿童三轮车包括主架,该主架具有向前上方延伸的前支架。该前支架的前端设有可旋转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儿童扶手、下端设有前轮,该前轮具有动力踏板。同时,该主架的后部上侧设有座垫、下侧设有后轮。即,儿童坐在该座垫上,脚踩该动力踏板,驱动该儿童三轮车前进。目前,随着该儿童三轮车的改进,亦出现了在该主架的两侧位于该前轮的后方各设置一个临时休息踏板,以供儿童将双脚放置于该临时休息踏板上而成人向前推动该儿童三轮车,从而使该三轮车成为一婴儿车。
然而,这样的儿童三轮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年龄较小(比如1~2岁)的儿童的双脚易于向前伸至该前轮所在的位置,从而在拐弯的时候,极易出现前轮夹到儿童的双脚的情况,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它具有能够有效避免前轮夹到儿童的双脚,从而较为安全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包括主架,该主架具有向前上方延伸的前支架,该前支架的前端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儿童扶手、下端设有前轮,该前轮具有动力踏板,同时,该主架的后部上侧设有座垫、下侧设有后轮,所述前支架上可拆卸的固定有防夹脚踏,该防夹脚踏包括位于中部的呈倒“U”字形的卡箍,该卡箍卡在该前支架上,且该卡箍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位于该卡箍两侧的阻挡踏板。
所述防夹脚踏还包括连接箍和螺钉,该连接箍卡在该前支架的下方,且该连接箍的两端通过该螺钉连接于该卡箍的两侧。
所述主架的后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成人扶手。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避免前轮夹到儿童的双脚,从而较为安全。本发明的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通过在前支架上设置防夹脚踏的方式,使儿童的双脚无法向前伸至前轮所在的部位,从而前轮不会夹到儿童的双脚。同时,当儿童成长至三岁左右时,即可拆除该防夹脚踏,使该儿童三轮车恢复原样,以使儿童独自骑行。即,该儿童三轮车能够适应于1~5岁的孩子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夹脚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包括主架10。该主架10具有向前上方延伸的前支架11。即,该前支架11为呈倾斜状的直杆或稍具弧度的弯杆。该前支架11的前端设有可旋转的连接杆20。该连接杆20的上端设有儿童扶手30、下端设有前轮40,该前轮40具有动力踏板41。同时,该主架10的后部上侧设有座垫50、下侧设有后轮60。该主架10的后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成人扶手80。即,该儿童三轮车可以采用儿童骑行驱动的方式,亦可采用成人手扶成人扶手80驱动的方式。
进一步的讲,该前支架11上可拆卸的固定有防夹脚踏70。该防夹脚踏70包括位于中部的呈倒“U”字形的卡箍71。该卡箍71卡在该前支架11上,且该卡箍71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位于该卡箍71两侧的阻挡踏板72。
更进一步的讲,该防夹脚踏70还包括连接箍73和螺钉74。该连接箍73卡在该前支架11的下方,且该连接箍73的两端通过该螺钉74连接于该卡箍71的两侧。即,该卡箍71和该连接箍73形成的封闭环扣箍在该前支架11上,使该防夹脚踏70可拆卸的固定于该前支架11上。
综上所述,儿童乘坐该具有防夹脚功能的儿童三轮车时,该防夹脚踏70阻挡儿童的双脚无法向前伸至该前轮40所在的部位,从而该前轮40不会夹到儿童的双脚。当然,该阻挡踏板72还便于儿童的双脚搁置以使双脚得以休息。当儿童成长至三岁左右,拆除该防夹脚踏70,使该儿童三轮车恢复原样,儿童即可独自骑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漩风,未经叶漩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