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雨诱发滑坡灾害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8906.1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琦;马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H04L29/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雨 诱发 滑坡 灾害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传输、数据采集和数据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雨诱发滑坡灾害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监测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的有限传输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运行稳定,适合环境条件相对较好、距离较近的监控,但是对于某些领域的监测,如森林、山地、河流等,尤其是山区滑坡监测预警方面,滑坡灾害所处地质环境往往比较恶劣、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人烟稀少,监测地点距离科研人员工作地点较远,并且此时远距离给有限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是鞭长莫及,同时采用有限传输的施工周期将会很长,价格昂贵;而今无线技术的日益成熟,GPRS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智能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监控手段,采用无线技术对一些无人看守的工地、重要的仓库、环境恶劣的山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同时安装周期短、维护也方便、扩容能力强,为我们及时了解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过无线技术不仅实现了远程监控,同时节省了费用,相比传统的有限传输收到有限传输介质的限制,无线技术的功耗也普遍较低,是国家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
无线网络现在广泛运用于安全监控、工业监控、家庭监控等领域,但是在地质灾害预测方面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尤其是滑坡监测预警方面,本实用新型基于GPRS无线网络和单片机,组装出一种可以同时实时监测滑坡表面位移、降雨强度以及滑坡不同深度含水量的装置,本系统占地空间小,减少了地质条件的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供电,有效的做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雨诱发滑坡灾害监测系统,能够时监测滑坡表面位移、降雨强度以及滑坡不同深度含水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监测仪器模块,监测仪器模块上连接有无线监测设备模块,监测仪器模块和无线监测设备模块上均连接有供电模块,无线监测设备模块上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其中,监测仪器模块包括体积含水量监测仪、表面位移计,以及雨量监测仪。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单片机以及GPRS设备,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监测仪器模块相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GPRS设备相连接,GPRS设备通过GPRS网络与数据接收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远程数据接收中心。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稳压装置,以及蓄电池,蓄电池上连接有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第二电压转换装置,以及表面位移计,第一电压转换装置上连接有第一内电源,第一内电源与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体积含水量监测仪相连接;第二电压转换装置上连接有第二内电源,第二内电源与单片机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雨诱发滑坡灾害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滑坡表面位移、降雨强度以及滑坡不同深度含水量,能够综合的客观评价滑坡的临界降雨阈值以及演变过程,为滑坡的预警和防治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为解释和预测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为解释和预测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为地质灾害的防治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无线技术对一些环境恶劣的山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同时安装周期短、维护也方便、扩容能力强,为我们及时了解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模块采用太阳能板以及蓄电池连用,当遇到天气情况特别槽糕、太阳能板无法采集太阳能的情况,蓄电池可以提供连续稳定监测的电量,所以此系统可以长时间的稳定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降雨诱发滑坡灾害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降雨诱发滑坡灾害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GPRS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航空插头的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供电模块,2为无线传输模块,3为数据采集模块,4为数据接收模块,5为太阳能板,6为蓄电池,7为第一电压转换装置,8为第二电压转换装置,9为第一内电源,10第二内电源,11为体积含水量监测仪,12为表面位移计,13为雨量监测仪,14为GPRS设备,15为单片机,16为GPRS网络,17为远程数据接收中心,18为稳压装置,19为第一信号口,20为第二信号口,21为第三信号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