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水管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8612.9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谭现锋;赵研;孙梓航;郭威;冯守涛;赵季初;王成明;王勇军;马银龙;徐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25307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力学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管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属于液压机械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深层卤水的开采,滤水管随水深增加而加长,其强度、稳定性能否适应深部卤水开采的要求已经成为卤水开采的主要考虑的问题。深部地层条件下,滤水管管柱的受力状态非常复杂和恶劣,有不少滤水管不能适应和承受巨大的综合性外力作用而使开采作业中断,甚至无法恢复钻井,造成钻井失败等事故,进而给深层卤水开采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获得滤水管受力情况的实时可靠监测数据,可为滤水管的受力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目前,很多测量仪器只能单一的测试滤水管抗弯性能或围压大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便于使用、工作高效的滤水管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滤水管围压、轴向抗弯、径向抗弯性能的一体化测试。
本实用新型是由机架、控制面板、液压泵、电机、油箱、综合阀、第二压力表、缸体、前端盖、挤压模座、挤压模具、模具螺丝、螺丝、沉头螺钉、挤压块、螺钉、第一进出油接头、后端盖、第二进出油接头、第三进出油接头、连接杆、第一液压缸、第一快进斜面、第一工作斜面、固定模具、三角压头、扎带、第一卡具、槽、第二定位销、平底压头、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一液压锁、第二液压锁、第三液压锁;第二液压缸、夹具、弹簧、第二卡具、第一压力表、第三压力表、凸块、前T型槽、第二快进斜面、第二工作进给斜面、第一定位销、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后T型槽、密闭空间、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组成。
扣压装置的缸体焊接在机架上,扣压装置由缸体、前端盖、挤压模座、挤压模具、模具螺丝、螺丝、沉头螺钉、挤压块、螺钉、第一进出油接头、后端盖、第二进出油接头、第三进出油接头组成,第三进出油接头位于缸体的侧表面上,第一进出油接头和第二进出油接头位于后端盖上,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在缸体的前端和后端,通过沉头螺钉和螺钉连接固定,挤压模具通过模具螺丝连接在挤压模座上,挤压模座通过螺丝连接在前端盖上,挤压块在油缸内位于挤压模座与后端盖之间,并且挤压块的前柱面与缸体的内杠壁之间设有密闭空间,在挤压块的后端面和后端盖及缸体的内缸壁之间设有密闭空间,弹簧一端连接在挤压模具的后端,一端连接在后端盖上,用于工作结束时,挤压模具的复位工作。
扣压装置的前端盖和后端盖靠近上表面的位置分别开有前T型槽和后T型槽,第一卡具和第二卡具可卡在前T型槽和后T型槽内,并可根据连接杆位置调节第一卡具和第二卡具的自身位置而前后移动。
在前端盖的端面上和挤压模座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端面斜面,该端面斜面与竖直方向存在度的夹角。
在前端盖的倾斜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螺丝的一端插入在第一滑槽中,一端拧紧在挤压块内,在挤压工作中,挤压块带动螺丝在第一滑槽中滑动,在挤压模座上设有第二滑槽,模具螺丝的一端插入在第二滑槽中,另一端与挤压模具连接。
在后端盖及缸体的侧表面上连接有与密闭空间相通的进出油接头,进出油接口接有第一进出油接头、第二进出油接头和第三进出油接头。
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连接杆连接,扣压装置的缸体上端中间位置开有一长方形槽,下端的连接杆与其相对应的中间位置,有一长方形的凸块,连接杆的凸块可放置在在扣压装置的的上表面的长方形槽内,并可以前后移动,不能左右移动。
连接杆上开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位置关于连接杆上的凸块对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间的距离为扣压装置上表面的宽度,通过第一定位销使连接杆与第一卡具连接,通过第二定位销使连接杆与第二卡具连接,从而能使连接杆固定在扣压装置上。
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液压杆钻有内螺纹,可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更换平底压头或三角压头。
扣压装置的挤压模具可更换,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更换挤压模具的大小及形状,挤压模具的非工作面的中间位置钻有内螺纹孔。
测试围压时挤压模具的挤压面外侧先放有个/圆的扎带。
在挤压模座上设有不同坡度的第一快进斜面和第一工作进给斜面,在挤压块上对应设有不同坡度的第二快进斜面和第二工作进给斜面,第一快进斜面的坡度大于第一工作进给斜面的坡度,第二快进斜面的坡度大于第二工作进给斜面的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吉林大学,未经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