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宽带RFID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6004.4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常昊天;周树道;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7;H01Q1/38;H01Q1/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宽带 rfid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人体适行性的可穿戴式宽带RFID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机械磨损、使用寿命长、识别距离达、标签可添加加密信息、存储容量大、可更改存储信息等优点,在物流管理、生产管理与控制、防伪与安全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人体识别等相关领域已广泛应用,而适用于人体的可穿戴式RFID天线需要考虑天线与标签芯片之间的阻抗匹配、天线作用距离、人体适行性、天线方向性、体积和价格等因素,使得这种天线的设计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宽带RFID识别装置,可以实现人体穿戴的具有高增益、宽频带、全向性好的工作在860MHz~960MHz频段的RFID天线,实现人体识别的功能。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穿戴式宽带RFID识别装置,包括标签模块(2)和可穿戴式负载体,所述的标签模块(2)由领结型RFID无源天线(S1)和微芯片(S2)组成;所述的领结型RFID无源天线由贴片(S1)贴在基板(S3)上,且贴片(S1)微芯片(S2),所述的贴片(S1)由铜箔制成,形状为两个相对的等腰梯形且在微芯片的两侧,等腰梯形上底2.37mm,下底32.78mm,高60.09mm。
所述的所述的基板(S3)为发泡材料制成,外形为长方体,长210mm,宽210mm,厚1mm。
所述的标签模块(2)的工作频率为860MHz~960MHz。
所述的可穿戴式负载体为衣服的衣领。
可穿戴式宽带RFID天线工作频率尤其是超高频UHF的915MHz,对应的阻抗为83.72-j16.66Ω,最大读写距离为300cm~330cm间。
所述的微芯片采用TI公司的RI-UHF-STRAP-08型芯片,在915MHz时,其阻抗为83.72-j16.66Ω。芯片位于天线两侧领结之间。
读写器模块即阅读器(1)为Aline公司的ALR-9900型RFID阅读器。用于实现对可穿戴式领结型RFID天线的数据读写和存储,标签模块用来承载RFID识别装置的核心数据。所述的芯片位于天线两侧领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式宽带RFID识别装置,具有全向性好、读写距离大、质地柔软、成本低等优点,能够适应人体适行性,从而起到人体身份识别的目的。该RFID天线可用于门禁、新生儿识别、病人入院管理、体育竞技和监狱烦人管理等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FID芯片及天线,可以穿戴(负载)于人体衣领外侧,被阅读器读取,从而起到人体自动识别身份的目的。该RFID天线可用于门禁、新生儿识别、病人入院管理、体育竞技和监狱烦人管理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式宽带RFID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宽带RFID天线,包括读写器模块和标签模块,读写器模块用于实现对可穿戴式领结型RFID天线的数据读写和存储,标签模块用来承载RFID识别装置的核心数据。所述的标签模块由可穿戴式领结型RFID无源天线和芯片组成。所述的阅读器为Aline公司的ALR-9900型RFID阅读器。所述的芯片采用TI公司的RI-UHF-STRAP-08型芯片,在915MHz时,其阻抗为83.72-j16.66Ω。所述的基板为发泡材料制成,外形为长方体,长210mm,宽210mm,厚1mm,贴片贴于基板上正中位置。
可穿戴式领结型天线由贴片和基板组成,所述的贴片由铜箔制成,形状为两个相对的等腰梯形,内宽2.37mm,外宽32.78mm,臂长60.09mm(分别对应于梯形的上底、下底与高),波端口宽度为2.62mm,所述的基板为发泡材料制成,外形为长方体,长210mm,宽210mm,厚1mm,贴片贴于基板上正中位置。芯片位于天线两侧领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6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插拔式硬盘安装装置
- 下一篇:利用芯片标识符的软件安全应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