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089.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陈德学;盛鹰;齐宏;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2 | 分类号: | E04G3/3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结构 升降 防护 | ||
1.一种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柱结构组件(1),所述脊柱结构组件(1)包括导轨(11)、脊柱(12)、内转换件(13)和外转换件(14),所述脊柱(12)的内翼缘(121)通过沿所述脊柱(12)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内转换件(13)与所述导轨(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内转换件(13)为四个侧面围成的中空结构,位于一个侧面的平板(132)上设置有与所述脊柱(12)内翼缘(121)连接的安装孔(1321),位于与之相对设置的另一个侧面的平板(13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1)连接的安装孔(1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12)为“H”字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板(9),所述脊柱(12)的外翼缘(12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脊柱(12)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用于与防护网板(9)连接的外转换件(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换件(14)的中部为凸起(141)、两侧(142)为平面,所述凸起(141)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防护网板(9)连接的安装孔(144),所述为平面的两侧(14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脊柱(12)外翼缘(122)连接的安装孔(1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电动葫芦本体(21)、传感器(3)、电动葫芦主吊钩(22)、固定吊挂件(4)和移动吊挂件(5),所述固定吊挂件(4)安装在所述脊柱(12)上,所述移动吊挂件(5)用于安装在建筑的承力点上,所述电动葫芦本体(21)通过电动葫芦主吊钩(22)连接在所述传感器(3)上,所述传感器(3)连接在所述固定吊挂件(4)上;所述电动葫芦本体(21)还通过主绳(61)与移动吊挂件(5)相连接,所述主绳(61)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下吊钩(23)上,另一端穿过悬挑转向装置(7)使主绳(61)转向后固定在移动 吊挂件(5)上,用于由电动葫芦本体(21)通过主绳(61)为导轨(11)提供带动升降防护屏上升或下降的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绳转向滑轮组件(8),所述副绳转向滑轮组件(8)安装于脊柱(12)的内翼缘(121)上,所述电动葫芦下吊钩(23)还与下吊钩连接件(24)连接,所述下吊钩连接件(24)通过副绳(81)与移动吊挂件(5)连接,所述副绳(81)一端固定在下吊钩连接件(24)上,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8)使副绳(81)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5)上,用于由副绳(81)、副绳转向滑轮组件(8)与主绳(61)、悬挑转向装置(7)组成绳链环;所述副绳(81)上设置有张紧装置(8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结构组件(1)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脊柱结构组件(1)间隔排列设置;还包括外排立柱(93),所述外排立柱(93)与所述脊柱结构组件(1)交叉间隔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排立柱(96),所述一根外排立柱(93)与一根内排立柱(96)相对设置成一组,其至少为两组,所述一个脊柱结构组件(1)设置在两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脊柱结构的升降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脊柱结构组件(1)之间设置有横向檩条(10),所述横向檩条固定在所述脊柱(12)的外翼缘(122)上,所述两根横向檩条(10)之间设置有防护网板(9),所述两个脊柱(12)之间还设置有斜向交叉的剪刀支撑架(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0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