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式玻璃化学钢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591.0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3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尹忠乐;艾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晶鼎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启荣;莫瑶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可回收 利用 玻璃 化学 钢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化学钢化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式玻璃化学钢化炉。
背景技术
一般的玻璃钢化炉的钢化温度要达到600℃以上,钢化炉退火的时候,通常是抽风设备将冷空气抽入风道中,使炉内的热空气与冷空气混合后,经过较长的风道冷却,排出大气中,如此多次抽排风使得钢化炉冷却下来。但这样的做法,会为环境带来负担,且高温的热能得不到有效的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现代化工业的环保要求。
因此,将玻璃钢化炉的余热重新利用是一项具有科技进步意义的课题。同时,由于玻璃钢化炉本身属于一种高能耗设备,若能将余热重新利用于钢化炉本身,则更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式玻璃化学钢化炉,将钢化炉自身的余热储蓄再用,成功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式玻璃化学钢化炉,包括加热炉、抽风装置、连接加热炉和抽风装置的风道管;所述风道管经由加热炉出风口、抽风装置和加热炉进风口而形成循环式风道系统;在所述加热炉出风口处设有排风阀;在所述的循环式风道系统上还设有与外界通气的分支风道,分支风道上设有分支阀;所述循环式风道系统,连接在加热炉出风口与抽风装置之间的风道管上还设有蓄热换热装置;所述蓄热换装置由换热管和填充在换热管外周的相变蓄热材料层组成。所述蓄热换热装置为可吸收流体热量或为流体提供热量的装置。
具体地,所述换热管为连接在加热炉出风口与抽风装置之间的风道管的一段;或所述换热管为连接在加热炉与抽风装置的风道管的全段。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翅片式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弓”型弯管或螺旋形弯管。
钢化炉退火时,排风阀打开,抽风装置启动,将加热炉内的热空气抽出,热空气在循环式风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经过蓄热换热装置时,相变蓄热材料层将热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反复多次使空气冷却,然后分执阀打开,冷却的空气环保地排出外界。
钢化炉需要加热时,分支阀和排风阀打开,抽风装置将空气吸入,随后分支阀关闭,使得空气在循环式风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空气加热的能量部分来自于加热炉加热、部分来自于蓄热换热装置退火时储蓄的热量;让空气如此循环加热,可减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炉具有将余热回收利用的功能,即可保证气体的环保排放,也可将资源重新利用,减少浪费和耗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既保证余热回收的效果好、又能缩短钢化炉加热时间,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热炉;2-风机泵;3-风道管;4-蓄热换热器;41-换热管;42-相变蓄热材料层;5-排放阀;6-分支风道;7-分支阀;
41'-换热管;42'-相变蓄热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式玻璃化学钢化炉,包括加热炉1、风机泵2、连接加热炉1和风机泵2的风道管3;所述加热炉1、风机泵2和风道管3形成循环式风道系统;在加热炉1的出风口处设有排风阀5;在所述的循环式风道系统上还设有与外界通气的分支风道6,分支风道6上设有分支阀7;在加热炉1与风机泵2之间的风道管3上还设有蓄热换热装置4;所述蓄热换热装置4由一段“弓”字型的换热管41与填充在换热管41外周的相变蓄热材料层42组成。所述换热管41为风道管的一段。如图2,所述换热管41为翅片式换热管。
实施例2:
如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换热管41'为加热炉与风机泵之间的风道管的全段,且相变蓄热材料层42'也随换热管41'的长度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晶鼎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晶鼎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变形的电磁炉
- 下一篇:漂流河道身份识别过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