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燥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6154.7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明;李学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焱森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1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王芸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烘干设备和烘干装置种类众多,烘干方式各异,但是其基本原理通常为将具有一定温度的干燥热气吹入干燥筒内,干燥的热气在干燥筒内与被干燥物品发生热交换,实现对物品的干燥。
在目前的干燥设备中,对于不用考虑热气中粉尘颗粒以及有毒气体影响的物品,如各种生物质燃料,通常是将加热炉出火口处的热气直接引入干燥筒中,这类物品的烘干通常用于工业烘干,所以炉身和干燥筒体积都较大,并且在安装好之后,不需要再移动炉身和干燥筒,所以为了使热气的热量不损失,是将加热炉与干燥筒之间固定连接,然后在连接处设置隔热装置。
而对于不能被粉尘颗粒和有毒气体污染的物品,如食品,则是通过一个热转换装置,用热的烟气加热空气,然后再用被加热的空气来进行烘干,以此来避免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和有毒气体污染被烘干物品,这种结构的烘干炉,热转换装置通常是将加热炉完全包裹在内,以能有效的利用加热炉所产生的热量,这种结构的加热炉和热转换装置是一体式的结构。
而且上述两类干燥装置,在大型工厂中用于烘干量大,烘干数量多的情况,其体积巨大,造价昂贵,对于家庭而言并不实用,如果将上述两种结构的设备体积缩小,也需要单独的设置一个加热炉,所以成本也不便宜。
而且在对不能被粉尘颗粒和有毒气体污染的物品进行烘干的设备中,是通过烟气来加入空气,然后用空气来烘干物品,而烟气直接排出在外,此时烟气中依然存在大量的热量,也造成了燃料的浪费。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适用与日常家庭并且造价便宜、方便拆卸,而且能提高燃料热利用效率的干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干燥筒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燃料热利用率的干燥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小型干燥设备,包括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加热炉上的热转换装置、以及与所述热转换装置可拆卸连接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热转换装置,包括空气进口、空气出口、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空气进口呈敞开状态,所述空气出口与所述干燥筒连接,所述烟气进口位于所述加热炉的出火口上方,所述烟气出口呈敞开状态,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烟气出口通过换热管接通,所述空气进口与所述空气出口之间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部。使用时,将待干燥物品放入干燥筒内,点燃加热炉,启动抽风机,空气从空气进口进入换热腔内,然后从空气出口进入干燥筒内部,最后从抽风机中排除,由于加热炉为点燃状态,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换热管,然后在从烟气出口排出,此时换热管被加热,进而将换热腔内的空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进入干燥筒,实现对干燥筒内被干燥物品的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设备,由于热转换装置是可拆卸的设置在加热炉上,所以用户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将热转换装置安装在加热炉上进行物品的烘干,在烘干完毕后,可以将热转换装置拆卸下来,此时加热炉又可以作为普通的炉具供用户使用,而且热转换装置与干燥筒也是可拆卸的连接,所以在不使用时,用户可以将热转换装置和干燥筒拆开放置,进而不占用较大的放置空间;另外在用户烘干不用考虑热气中粉尘颗粒以及有毒气体影响,如各种生物质燃料之类的物品时,可以将烟气出口和空气出口同时与干燥筒接通,使烟气和热空气一起进入干燥筒内,提高干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干燥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外,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筒体对应的端部之间设置封板,所述第二筒体上设置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一端与所述烟气出口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第二筒体上还设置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另一端呈敞开状态。将干燥筒设置为双层结构,并将从热转换装置排出的烟气引入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空间内,通过烟气与第一筒体发生热交换,提高第一筒体的温度,以此提高烘干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燃料的热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烟管与所述排烟管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端。将进烟管和排烟管分别布置在第二筒体的两端,使烟气能够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具有较长的行程,提高烟气与第一筒体的热交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焱森炉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焱森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6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