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低电压自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4123.8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谷若雨;程章格;王海波;赵宗政;周宇;刘和平;曾宇航;邓力;余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电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对电池来说,正常使用就是放电的过程。由于锂电池内部存储电能是靠电化学一种可逆的化学变化实现的,过度的放电会导致这种化学变化有不可逆的反应发生,将可能导致电池报废。更为重要的是,锂离子电池由于存在自恢复效应,在放电终止附近会出现电压反弹现象。使电压检测装置反复导通与关断,产生大量损耗,并影响锂电池与检测电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在电压还没低到损坏电池的程度前,该电路起到终止电池放电的作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锂电池低电压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第一电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反相器、第二电源、晶闸管、光电耦合继电器和负载。
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光电耦合继电器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负载连接在锂电池的负极和光电耦合继电器的发射极之间。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为V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电压为Vref。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晶闸管的门极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阳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晶闸管的阴极串联第一电阻后接地。所述光电耦合继电器的阳极 串联第二电阻后,与晶闸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继电器的阴极与晶闸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继电器的集电极与所述锂电池的正极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锂电池放电电压在正常范围时,同相端电压大于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经非门输出低电平,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这时光耦输入端承受一定压降,使输出端导通,电路处于通路。锂电池放电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时,比较器经非门输出高电平,晶闸管门极被触发,晶闸管开通。这时光耦输入端承受压降很小,输出端关断,电路处于断开。晶闸管一旦处于导通状态,门极就失去作用,不论门极触发电流是否存在,晶闸管都保持导通。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锂电池第一次达到放电终止电压,电路就会永久切断,实现自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锂电池-1、第一电源-2、单门限电压比较器-3、反相器-4、第一电阻-5、第二电源-6、晶闸管-7、光电耦合继电器-8、第二电阻-9、负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锂电池低电压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1、第一电源2、单门限电压比较器3、反相器4、第二电源6、晶闸管7、光电耦合继电器8和负载10。
所述锂电池1的正极与光电耦合继电器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负载10连接在锂电池1的负极和光电耦合继电器8的发射极之间。即所述负载10的一个电源输入端与锂电池1的负极相连、另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光电耦合继电器8的发射极,当锂电池1放电时,负载10的两个接入点之间存在电压,负载10得电。所述锂电池1的输出电压为V0。实施例中,所述锂电池1是标称电压为3.7V的手机锂电池。当锂电池1正常放电时,V0等于或略小于3.7V;当锂电池1开始过度放电时,V0远小于3.7V,并发生振荡。因此,本实施例中,当 V0第一次小于2V时,就认为锂电池1开始过度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4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位预定义的泊车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切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