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和一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1704.6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顶社;刘迪祥;杜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5/00 | 分类号: | B21D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逢京喜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和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冲压模具中,通常会使用行程限位块来限制模具的工作行程,并使用存放块来支撑上模以防止模具上的弹性元件受压。冷冲压模具在使用时,一般的操作规程是当模具装入机床时,将存放块从行程限位块上取下;当模具从机床上卸下时,将存放块放置在行程限位块上,以支撑上模。
图1为现有模具防护装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为现有模具防护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它包括行程限位块2、联接链条3、存放块1,其中行程限位块2和存放块1均为圆柱体且强度均较大。此模具防护装置的缺点是在模具闭合过程中,当操作工因误操作而未将存放块1从行程限位块2上取下时,随着冲床的下行,就会使上模与存放块1发生刚性接触,在冲床的巨大冲击力下易造成模具的损坏,甚至会因模具损坏时飞溅的碎片而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安装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模具闭合过程中因存放块未取下易造成模具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存放块、行程限位块和联接链条,所述联接链条的一端连接所述行程限位块,所述联接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存放块;所述存放块具有上模支撑端和行程限位配合端,所述上模支撑端和所述行程限位配合端至少有一个开有盲孔。
优选地,所述存放块为圆柱形块。
优选地,所述盲孔为圆柱形孔。
优选地,所述盲孔的圆心线与所述存放块的圆心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盲孔的深度在10mm与20mm之间;所述盲孔的壁厚在3mm与8mm之间。
一种模具,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其存放块的上模支撑端和行程限位配合端至少有一个开有盲孔,在模具闭合过程中,当操作工因误操作而未将存放块从行程限位块上取下时,冲床下行将会使上模与存放块相接触,由于存放块上盲孔处的强度相对较小,使得存放块上的盲孔处先损坏,此时的损坏力将触发机床的过载保护功能而使机床停止下行,进而不会造成模具的损坏,从而较好地保护了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包括上述模具安全防护装置,由于上述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包含上述模具安全防护装置的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具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现有模具防护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安全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安全防护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
1、存放块2、行程限位块3、联接链条4、存放块
5、行程限位块6、联接链条7、盲孔8、上模支撑端
9、行程限位配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安全防护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存放块4、行程限位块5以及联接链条6。其中联接链条6的一端连接行程限位块5,联接链条6的另一端连接存放块4,且存放块4上具有上模支撑端8和行程限位配合端9,上模支撑端8为存放块4上对上模起支撑作用的一端,行程限位配合端9为存放块4上与行程限位块5相配合的一端。上模支撑端8和行程限位配合端9至少可以有一个开有盲孔7。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安全防护装置,其存放块4的上模支撑端8和行程限位配合端9至少可以有一个开有盲孔7,即存放块4的上模支撑端8可以开有盲孔7,存放块4的行程限位配合端9也可以开有盲孔7,还可以是存放块4的上模支撑端8和行程限位配合端9均开有盲孔7,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在模具闭合过程中,当操作工因误操作而未将存放块4从行程限位块5上取下时,冲床下行将会使上模与存放块4相接触,冲床继续下行时,由于存放块4上盲孔7处的强度相对较小,使得存放块4上的盲孔7处先损坏,此时的损坏力将触发机床的过载保护功能而使机床停止下行,进而不会造成模具的损坏,从而较好地保护了模具。
进一步地,存放块4可以为长方体块,存放块4也可以为圆柱形块,以较方便地对存放块4进行加工,也使得存放块4断裂后各碎片的飞溅不易对模具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盲孔7可以为圆柱形孔,这样使用常用的加工工具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即可成型,大大的方便了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1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