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路口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7143.2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合平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603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路口 层面 互通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十字路口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是一种建造在十字路口的占地面积较小的新型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它使两条十字形相交道路间所有机动车辆可以不间断互不干扰地自由通行。
背景技术 虽然现有的苜蓿叶型立交桥和环型立交桥都是十字路口全互通式立交桥,但是它们的占地面积较大,无法在城市街道十字路口等可供建桥土地面积有限的地方建造。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在可供建桥土地面积有限的十字路口两条相交道路间所有机动车辆不间断互不干扰地自由通行,这里提供一种十字路口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的实施例1,其技术方案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两条十字形相交的道路01和道路02中选择足够宽的一条道路01,在上面建造一座二层面立交桥横跨另一条道路02,该立交桥有两座主桥和两座附桥,其中一座主桥由桥上主干道03及其坡道07和坡道08构成,另一座主桥由桥上主干道04及其坡道09和坡道10构成,两座主桥并列相邻;一座附桥由附桥匝道05及其上下匝道11和上下匝道12构成,另一座附桥由附桥匝道06及其上下匝道13和上下匝道14构成,两座并列的附桥分别位于两座主桥的外侧。桥上主干道03与桥上主干道04并列相邻,附桥匝道05与桥上主干道03并列相邻,附桥匝道06与桥上主干道04并列相邻。回转匝道15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一部分位于桥上主干道04的下方;回转匝道16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4,一部分位于桥上主干道03的下方;回转匝道17和回转匝道18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和桥上主干道04。因此,桥上主干道上的车辆通行与回转匝道上的车辆通行互不干扰。道路02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桥上主干道04、附桥匝道05和附桥匝道06。因此,桥上主干道和附桥匝道上的车辆通行与道路02上的车辆通行互不干扰。道路01上两座主桥和两座附桥外侧有定向匝道19、定向匝道20、定向匝道21和定向匝道22,每条定向匝道有且只有一条与其部分并列相邻的上下匝道。桥上主干道03的一端与坡道07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坡道08的顶端相连相通,桥上主干道03也通过附桥匝道05与上下匝道12相通;桥上主干道04的一端与坡道09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坡道10的顶端相连相通,桥上主干道04也通过附桥匝道06与上下匝道14相通;附桥匝道05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1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上下匝道12的顶端相连相通,附桥匝道05也与桥上主干道03相连相通;附桥匝道06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3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上下匝道14的顶端相连相通,附桥匝道06也与桥上主干道04相连相通;坡道07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3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3段相连相通;坡道08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3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4段相连相通;坡道09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4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5段相连相通;坡道10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4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6段相连相通;上下匝道11的顶端与附桥匝道05相连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5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19与回转匝道17相通;上下匝道12的顶端通过附桥匝道05与上下匝道11相通,顶端也通过附桥匝道05与桥上主干道03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8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0与道路01的24段相通;上下匝道13的顶端与附桥匝道06相连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6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1与回转匝道18相通;上下匝道14的顶端通过附桥匝道06与上下匝道13相通,顶端也通过附桥匝道06与桥上主干道04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7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2与道路01的26段相通;回转匝道15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1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匝道31与道路02的30段相通;回转匝道16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3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匝道32与道路02的28段相通;回转匝道17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4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定向匝道19与道路02的27段相通,该端也通过定向匝道19与上下匝道11的底端相通;回转匝道18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2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定向匝道21与道路02的29段相通,该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1与上下匝道13的底端相通;定向匝道19的一端与道路01的23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27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19也与上下匝道11的底端相连相通,也与回转匝道17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0的一端与道路01的24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28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0也与上下匝道12的底端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1的一端与道路01的25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29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1也与上下匝道13的底端相连相通,也与回转匝道18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2的一端与道路01的26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30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2也与上下匝道14的底端相连相通;匝道31的一端与回转匝道15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30段相连相通;匝道32的一端与回转匝道16相连相 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28段相连相通。当道路01的宽度有限,使得十字路口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实施例1中的回转匝道15和回转匝道16的弯道半径较小,大型车辆不易通行时,可采用回转匝道15和回转匝道16的弯道半径较大的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两条十字形相交的道路01和道路02中选择足够宽的一条道路01,在上面建造一座二层面立交桥横跨另一条道路02,该立交桥有两座主桥和两座附桥,其中一座主桥由桥上主干道03及其坡道07和坡道08构成,另一座主桥由桥上主干道04及其坡道09和坡道10构成,两座主桥并列相邻;一座附桥由附桥匝道05及其上下匝道11和上下匝道12构成,另一座附桥由附桥匝道06及其上下匝道13和上下匝道14构成,两座并列的附桥分别位于两座主桥的外侧。桥上主干道03与桥上主干道04并列相邻,附桥匝道05与桥上主干道03并列相邻,附桥匝道06与桥上主干道04并列相邻。回转匝道15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桥上主干道04和附桥匝道06;回转匝道16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桥上主干道04和附桥匝道05;回转匝道17和回转匝道18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和桥上主干道04。因此,桥上主干道和附桥匝道上的车辆通行与回转匝道上的车辆通行互不干扰。道路02穿越了桥上主干道03、桥上主干道04、附桥匝道05和附桥匝道06。因此,桥上主干道和附桥匝道上的车辆通行与道路02上的车辆通行互不干扰。道路01上两座主桥和两座附桥外侧有定向匝道19、定向匝道20、定向匝道21和定向匝道22,每条定向匝道有且只有一条与其部分并列相邻的上下匝道。桥上主干道03的一端与坡道07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坡道08的顶端相连相通,桥上主干道03也通过附桥匝道05与上下匝道12相通;桥上主干道04的一端与坡道09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坡道10的顶端相连相通,桥上主干道04也通过附桥匝道06与上下匝道14相通;附桥匝道05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1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上下匝道12的顶端相连相通,附桥匝道05也与桥上主干道03相连相通;附桥匝道06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3的顶端相连相通,另一端与上下匝道14的顶端相连相通,附桥匝道06也与桥上主干道04相连相通;坡道07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3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3段相连相通;坡道08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3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4段相连相通;坡道09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4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5段相连相通;坡道10的顶端与桥上主干道04相连相通,底端与道路01的26段相连相通;上下匝道11的顶端与附桥匝道05相连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5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19与回转匝道17相通;上下匝道12的顶端通过附桥匝道05与上下匝道11相通,顶端也通过附桥匝道05与桥上主干道03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8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0与道路01的24段相通;上下匝道13的顶端与附桥匝道06相连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6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1与回转匝道18相通;上下匝道14的顶端通过附桥匝道06与上下匝道13相通,顶端也通过附桥匝道06与桥上主干道04相通,底端与回转匝道17相连相通,底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2与道路01的26段相通;回转匝道15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1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定向匝道22与道路02的30段相通;回转匝道16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3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定向匝道20与道路02的28段相通;回转匝道17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4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定向匝道19与道路02的27段相通,该端也通过定向匝道19与上下匝道11的底端相通;回转匝道18的一端与上下匝道12的底端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定向匝道21与道路02的29段相通,该端也通过定向匝道21与上下匝道13的底端相通;定向匝道19的一端与道路01的23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27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19也与上下匝道11的底端相连相通,也与回转匝道17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0的一端与道路01的24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1路02的28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0也与回转匝道16相连相通,也与上下匝道12的底端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1的一端与道路01的25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29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1也与上下匝道13的底端相连相通,也与回转匝道18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2的一端与道路01的26段相连相通,另一端与道路02的30段相连相通,定向匝道22也与回转匝道15相连相通,也与上下匝道14的底端相连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合平,未经杜合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7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桥梁防护装置
- 下一篇:铁路钢轨扣件系统减振弹性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