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土木结构的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7129.2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陈彦北;张银喜;孔令俊;郝红肖;何俊;王伟强;刘振光;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36 | 分类号: | E04B1/36;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土木 结构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木结构的支座。
背景技术
支座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特别常见于建筑或其他土木结构领域。在桥梁结构中,支座是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连接点,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舒适、安全地传递到桥梁墩台上去,同时保证上部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作用下的自由变形,以便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计算图式,并保护梁端、墩台帽不受损伤。针对桥梁跨径、支座反力,支座允许转动与位移不同,支座选用的材料不同,支座是否满足防震、减震要求不同,桥梁支座具有许多相对应的类型。随着桥梁结构体系的发展,支座类型主要有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型钢支座等。地震地区的桥梁支座不仅应满足支承要求,同时应具有减震、防震等多种功能;减隔震支座目前国内主要的减、隔震支座和抗震支座的类型有新型减震橡胶支座、抗震型球形钢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
支座所承受的荷载有竖向力即结构自重的反力、活载的支点反力及其影响力等;水平力由汽车制动力、风力、摩阻力或由于温度变化、支座变形等引起的水平力以及其他原因如桥梁纵坡产生的水平力。承载反力是支座在工作状态最直观的表征数据,该数据可以直接用来分析判断支座工作状态正常与否,同时该数据的持续积累可用于产品自身的升级与结构安全的理论研究。现有技术中,对于已经安装好的支座,若要测试其工作承载力,需要通过其他专用测试系统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且要人为到达支座的安装位置,由于支座一般已安装在大中型结构的基础之下,可能位于江水滔滔的江面之上,或者位于陡峭的崖面之间,所以这其中测试的操作难度较大,测试人力物力耗费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对承载力自行检测和监控的用于土木结构的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土木结构的支座,包括上锚锭板和下锚锭板,所述上锚锭板和下锚锭板之间装设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装设有能对承载力进行检测和监控的监测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数采仪组件以及导线,所述压力传感器装设于承载组件上、并通过导线与数采仪组件联接。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位于底部的凹球面座板,所述凹球面座板与下锚锭板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尺寸相配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压力传感器装设于第一容置腔内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下锚锭板紧固连接。
所述下锚锭板于第一容置腔的两侧设有用于防止凹球面座板横向移动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凹球面座板于底部设有与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卡接的第一凹部。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顶部与第一凹部之间以及下锚锭板与凹球面座板之间设有第一补偿间隙,位于第一限位凸起两侧的第一补偿间隙中设有第一密封件。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下座板和下过渡支撑板,所述下座板压设于下锚锭板上,所述下过渡支撑板位于下座板上方,所述下过渡支撑板与下座板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尺寸相配的第二容置腔,所述压力传感器装设于第二容置腔内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下座板紧固连接。
所述下座板于第二容置腔两侧设有用于防止下过渡支撑板横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下过渡支撑板于底部设有与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卡接的第二凹部。
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顶部与第二凹部之间以及下座板与下过渡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补偿间隙,位于第二限位凸起两侧的第二补偿间隙中设有第二密封件。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上座板和上过渡支撑板,所述上锚锭板压设于上座板上,所述上过渡支撑板位于上座板下方,所述上过渡支撑板与上座板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尺寸相配的第三容置腔,所述压力传感器装设于第三容置腔内并通过第三紧固件与上座板紧固连接。
所述上座板于第三容置腔两侧设有用于防止上过渡支撑板横向移动的第三限位凸起,所述上过渡支撑板于顶部设有与第三限位凸起配合卡接的第三凹部,所述第三限位凸起底部与第三凹部之间以及上座板与上过渡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补偿间隙,位于第三限位凸起两侧的第三补偿间隙中设有第三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7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