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筋链环、连接链环及链条、一种刮板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604.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苏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氏工业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9/20 | 分类号: | B65G19/20;B65G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清华源律师事务所 11441 | 代理人: | 沈泳;李赞坚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环 连接 链条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刮板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筋链环、连接链环及链条,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链条的刮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领域中用来输送物料的重要运输工具,其中刮板链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刮板链为传动机构,带动设置其上的刮板运动。传统的刮板链可以采用矿用高强度圆环链。
随着煤矿机械的快速发展,作为煤矿井下机械化采煤的主要设备刮板输送机上的传动部件矿用高强度圆环链也得到快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刮板输送机的发展取决于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发展。矿用高强度圆环链是煤矿刮板输送机上的关键件,它的质量和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煤矿的煤炭产量。
具体地,所述圆环链为一种牵引链,由多个链环扣接而成。其中,每一个链环具有开口,该开口称为衔接处,用于连接与其相邻的链环衔接。圆环链加工过程中,每相邻链环扣接完成后,通过焊接技术和热处理技术将每个链环的衔接处连接,保证链条在拉伸过程中,其强度可以承受该拉力的负荷。
刮板输送机上采用的圆环链一般为高强度圆环链,但是,刮板输送机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圆环链承受更大的拉力,由于圆环链的每个链环上具有衔接处,且链环的衔接处容易发生断裂,造成圆环链的断裂,影响刮板输送机的运行。并且,该圆环链加工方式复杂,步骤繁琐,安装难度比较大。所以,亟需一种新型的链条代替圆环链应用于刮板输送机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筋链环,以解决现有链条出现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另外还提供一种连接链环,以解决现有链条出现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链条,以解决现有链条出现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以解决刮板输送机上的链条出现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筋链环,包括环壁及设置于其内的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板筋链环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环壁设置为薄壁结构。
优选地,所述两个连接孔之间具有相对且相邻的孔壁,两个相对孔壁之间和/或环壁之间设置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弧度,该弧度与所述环壁或者孔壁相应位置的弧度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环壁或孔壁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板筋链环采用铸造方式铸造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具有内侧壁,在所述内侧壁上设置耐磨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链环,包括两个半环结构,分别为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且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分别具有两个自由端。
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自由端部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套筒和柱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相应自由端的柱端插入套筒中,并通过连接销将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固连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桶壁上相对应的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在所述柱端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通孔,在所述柱端插入套筒后,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开口分别对准所述两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相应自由端的柱端插入套筒中,并通过连接销将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固连为一体,具体是,所述柱端插入所述套筒中,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准,将连接销贯穿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的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沿套筒轴线走向的扁长孔,所述连接销的形状与所述扁长孔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连接销为扁平片状结构,包括铸造为一体的顶端和本体,所述本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宽度相匹配,所述顶端的宽度大于 所述本体的宽度。
可选地,与所述连接销的顶端相对的连接销的另一端上设置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将所述连接销固定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
优选地,在所述连接销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孔,在与该连接销上的固定孔的相对应位置的套筒和柱端上均设置固定孔;通过插入固定孔中的固定销固定所述连接销。
可选地,所述固定孔为两个,且为圆形孔;所述固定销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孔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固定孔为螺栓孔,所述固定销为螺栓。
优选地,所述连接销的本体为梯形结构,靠近顶端一侧的本体的宽度大于与之相对侧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链条,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板筋链环。
优选地,相邻两个板筋链环的连接孔套接,且采用铸造方式将所述链条铸造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氏工业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苏氏工业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通加工用振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地沟污物刮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