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机及其回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5072.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石本华;简福蓉;江治明;王家国;胡代洪;欧云科;刘海东;周锐;杨远伟;陈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平山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134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及其 回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钻机及其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钻机是在地质勘探中,带动钻具朝任意方向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钻机主要作用是破碎钻孔底部的岩石,下入或提出在孔内的钻具,以探明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按实施现场钻机可分为:地表钻机、坑道钻机、海底沉没式钻机等。其中坑道钻机以全液压动力头式为主,一般有主机、泵站、操纵台三部分组成。下面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中的坑道钻机进行详细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坑道钻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钻机主机的立柱。现有技术中的坑道钻机,钻机主机不能在巷道地面上进行转动,当需要改变钻机主机的钻进位置时,只能搬动钻机整机,工作效率低且造成了严重的人力浪费。
因此,如何解决钻机主机不能在巷道地面上进行转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其能够实现钻机主机在巷道地面上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回转装置的钻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钻机的回转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支撑装置和通过所述支撑装置支撑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回转器;所述第一回转器包括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的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第一回转组件;所述回转装置还包括第二回转器,所述第二回转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回转组件相连接且由所述第一回转组件带动回转的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二驱动装置和由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用于带动所述钻机的主机进行回转的第二回转组件;所述第一回转组件的回转平面与所述第二回转组件的回转平面非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转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一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传动连接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蜗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回转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二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蜗杆传动连接的第二蜗轮,所述钻机的主机与所述第二蜗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
优选地,所述第一蜗杆的导程角小于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的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以使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实现反向自锁功能。
优选地,所述第二蜗杆的导程角小于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的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以使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实现反向自锁功能。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液压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钻机,包括钻机主机,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回转装置,所述钻机主机安装于所述回转装置上。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钻机的主机与所述钻机的立柱之间的距离的距离感应器、以及与所述距离感应器可通信地相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当所述距离感应器感应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停止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平山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平山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5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层气专用井下直驱排采设备
- 下一篇:注射器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