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565.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链条,特别是指一种由数个链片单元串接而成的链条。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及图2,一种传统链条1包含数个左右相衔的链片单元11,及数个分别串接该链片单元11的串接单元12。每一个链片单元11都包括两片内外对应的链片111。每一片链片111皆包括左右间隔且内外错开的一个内端部112与一个外端部113、一个连接在该内端部112与该外端部113之间的连接部114,及一个由该内端部112的中央往另一片链片111突伸的突柱115。该内端部112及该突柱115具有一个相连通的内穿孔116。该外端部113具有一个外穿孔117。该连接部114具有一个位居中央的中央区118,而且该中央区118是由该内端部112往该外端部113逐渐向外弯折延伸。该链片111的突柱115彼此相邻对接,且该链片111的外端部113是分别靠置于与其相邻的链片单元11的该链片111的内端部112外侧。每一个串接单元12皆包括一个套设在该链片单元11的该突柱115外围的链滚121,及一支轴向枢设于相邻的两个链片单元11中彼此迭置的外穿孔117与内穿孔116的链轴122。
由于该链片111形成弯折段差的中央区118是设在中央部位,所以设计上必需利用该突柱115及该链滚121将该链片111撑离,才能在该链片111之间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卡掣空间110,以供一个齿盘的卡齿(图未示)插入。然而如此一来,该链条1就必需设置该突柱115及该链滚121,所需的必要组件较多,构造较复杂,组装的步骤也比较繁琐,成本亦相对提高,因此设计上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并精简组件的链条。
于是,本实用新型链条,包含数个左右相衔的链片单元,及数个分别串接该链片单元的串接单元。每一个链片单元都包括两片内外对应的链片,每一片链片皆包括左右间隔且内外错开的一个内端部与一个外端部,及一个连接在该内端部与该外端部之间的连接部,该内端部具有一个内穿孔,该外端部具有一个外穿孔,且该外端部是靠置于与其相邻的链片单元的相邻链片的内端部外侧,该连接部具有一个位居中央的中央区,及一个位于该中央区与该内端部之间的弯折区,该弯折区具有一个连接该内端部的内弯端,及一个位于该内弯端与该中央区之间的外弯端,该弯折区是由该内弯端往该外弯端逐渐向外延伸。每一个串接单元皆包括一支链轴,该链轴是轴向枢设于相邻的两个链片单元中彼此迭置的外端部的外穿孔与内端部的内穿孔,并将该链片单元串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链条,每一片链片的该内穿孔中心至该外弯端的距离,不小于该内穿孔中心至该外穿孔中心距离的1/3,并且小于该内穿孔中心至该外穿孔中心距离的1/2。
本实用新型链条,每一片链片的该内端部与该弯折区的内弯端是位在一第一平面上,而该外端部、该中央区与该弯折区的外弯端是位在一第二平面上,且该第二平面是位在该第一平面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链条,每一片链片的内端部周缘呈围绕该内穿孔中心的圆弧状,该弯折区的该内弯端呈与该内端部同圆心的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链条,该弯折区的该外弯端呈与该内弯端同圆心的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链条,每一个链片单元的该链片的内端部彼此相邻贴靠。
本实用新型链条,每一个串接单元还包括一个呈中空环状且套设在该链轴外围的垫块,该垫块是衬垫在各别的链片单元的该链片的内端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链条,每一片链片的该连接部是由连接于该内端部与该外端部的左右两端往中央逐渐缩束延伸,且该中央区的宽度较窄。
附图说明
实用新型图1是传统链条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传统链条的一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分剖视示意图;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链条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数个左右相衔的链片单元2,及数个分别串接该链片单元2的串接单元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微电解多相流气浮反应器
- 下一篇:焊接用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