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逃生器的逃生绳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6072.8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彩霞;王震虎;杨汉嵩;陈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朱俊峰;时立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层建筑 逃生 系统 绳压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自救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超高层建筑上遇险时快速逃生的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逃生器的逃生绳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于居住或办公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使得人口居住和办公环境逐年密集。面对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超过五十米,一百米的住宅楼、写字楼一旦发生火灾之类的险情,消防基本上只能靠大楼自身的灭火能力,自救也基本上要靠自己,尤其当险情发生在较高楼层时,消防云梯已经很难再被用来进行人员的疏散。据消息称目前中等或发达城市中配备超过五十米的消防云梯都是很有限的。当出现火灾或其他险情时,对居住或工作在高层建筑的人们带来很大危险,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1 火险隐患多、概率大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临时动火多,用电量大,存放的易燃、可燃材料多;而使用中的高层建筑底部裙楼多为商场、餐饮、娱乐等商业功能区,主体建筑为住宅、办公或宾馆等,体量大,功能复杂,电气设备繁多,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密度大,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极易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1.2 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
高层建筑中防火分隔处理不好的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垃圾道等竖向井道,通风、空调、排烟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变形缝和施工预留孔洞,天井、走廊、吊顶、窗户和受热易碎的玻璃幕墙等,是火势蔓延的主要渠道,在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下,易形成烟囱效应,使烟气迅速扩散。一座100 m高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30 s就能沿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1.3 人员疏散困难、易伤亡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内部结构复杂,人员疏散到地面或楼内避难层等相对安全区域所需时间长,而烟气流动速度比人员疏散速度快100多倍;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断电停止运转,人员疏散主要是靠楼梯,烟气随人流窜入楼梯间,严重影响安全疏散,且由于人员集中,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火势的扩大将使应急照明和应急广播系统因控制线路被烧毁而陷入瘫痪,给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
1.4 装备要求高、扑救难
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消防车的登高能力、供水能力达不到所需的高度,直升飞机救助受到了浓烟、粉尘、热气流、飞行空间、停机场地、审批环节、救助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主要依靠内部的消防设施和被困人员合理有效的逃生自救。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用水量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按扑救一般规模火灾的需要设置的,在火势扩大、形成大面积火灾时显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但供水器材的耐压强度常常无法满足要求。此外,如果建筑物内没有安装消防电梯,消防队员不能快速到达着火层,消防器材也不能及时补充,贻误战机影响扑救。玻璃幕墙受热破碎四散,易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和消防装备的损毁。而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由于没有防火分隔设施,建筑材料、脚手架上竹排或跳板、防护网等均为可燃物,消防系统设施尚未开通,且缺少消防水源,火灾扑救难度更大。
目前,用于高层利用绳索的逃生设备已经有很多,而且有不少已经产品化。但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解决方案目前人不能让人满意。下面我就来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产品,例如缓降逃生器 (JSH-100/20)这种缓降器已经量产,它的优点是,可以反复使用,价格上也相对便宜,目前在千元左右;但缺陷是下降速度缓慢切不可控只有匀速0.16-1.5m/s(根据载重20-100公斤变化)对于超高层建筑逃生效率太低。又因为是自备绳索,所以对绳索的长度也有限制,目前普遍最高使用高度为200米。又例如上海65岁老人设计高楼逃生器它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同样可以重复使用;但缺陷是也是因为下降速度不可控,最高下降速度只有1.5m/s,反复使用时需要使用人力回收,多人使用逃生效率低,也因为自备绳索,所以适用高度受限。再例如四川研发“自救逃生器”适用高度为400多米,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层建筑救生系统它的优点是单次逃生人数多,适用高度高,使用寿命可长达30年;但缺陷是成本过高,贵的要30万元左右,便宜的也要3万元左右,不适合一般居民或者居民楼购买。
市场上大量出现了逃生自救类产品,可以是这类产品使用局限性很多,例如有滑降速度慢、每次单人使用、不易操作、设备成本过高、逃生效率低、安全可靠性不能保障等诸多缺陷,这些也是逃生设备难以普及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成本低、可多人同时使用的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逃生器的逃生绳压装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6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位收水冷却塔柱体防渗引流结构
- 下一篇:可调速缓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