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缝钢管的冷拔内模及冷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5966.5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6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迟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洪波 |
主分类号: | B21C3/02 | 分类号: | B21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2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钢管 冷拔内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的冷拔内模及采用该冷拔内模的冷拔模具,属于金属拉拔的成型模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在冷拔生产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变形拔制工艺,冷拔钢管生产的特点是多道次、循环生产,生产周期比较长,基本生产工艺路线:圆钢→加热→穿孔→缩头→酸洗→磷化→皂化→冷拔→退火→矫直→切头尾→检验→成品,冷拔是钢管生产的核心工序,其它都是辅助工序,为拔制工序做准备的,冷拔方式主要有短芯棒(内模)拔制和无芯棒拔制,拔制过程中钢管的内径小于20mm时,一般采用无芯棒拔制,即不采用冷拔内模,而对于对于大于20mm的钢管,冷拔工艺中冷拔内模多采用以下两种:1、中式锥形内模,包括减径段、定壁带及出口端,其中定壁带较短,所需拔制力小,拔制效率高,但经拔制后的钢管变形迅速,拔制质量往往很差;此外锥形内模处于减径部分受力较大,容易导致内模磨损,需要经常更换内模,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增加生产成本;2、苏式柱形内膜,包括减径段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减径段两侧的定壁带及出口端,其定壁带长,钢管内腔变形缓慢,缺陷少,钢管拔制的质量好,因两端结构对称设置,减少了内模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但是由于定壁带过长,所需拔制力大,效率过低,采用上述模具拔制钢管单道次平均拔制延伸系数仅有1.3-1.7,严重影响钢管拉拔的数量,制约了钢管产能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拔制力小,拔制速度快、两端皆可拔制钢管的无缝钢管的冷拔内模及冷拔模具,其不但拔制力小,拔制速度快,提高了单道次平均拔制的延伸系数,提高了钢管拉拔的效率,缩短了钢管的生产周期;同时也提高了拔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缝钢管的冷拔内模,包括冷拔内模本体,所述冷拔内模本体内沿轴向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拔内模本体的中间设有中心段,在所述中心段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减径段、定壁带及出口端,所述中心段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中心段连接两侧的减径段,所述减径段沿轴向方向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所述定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径段和出口端相衔接,所述出口端设有倒角。
对称设置在中心段两侧的减径段、定壁带及出口端使得所述冷拔内模本体形成了双头结构,每一端都可以实现对钢管的冷拔加工,自然减少了冷拔内模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上述减径段用于压缩钢管的内径,使钢管变形,采用锥形结构减少钢管与内模的接触面积,拔制摩擦力小,拔制速度快,效率高;此外因采用锥形冷拔内模受力较大,容易受损,而双头结构设置则解决这一问题,若一端磨损,可以使用内模的另一端,不但更换快速方便,而且节约成本;
上述定壁带用于对通过减径后的钢管进行定径,使拔制后的钢管具有合乎要求的外径;
上述出口端用于保护定壁带,防止定壁带出口一侧的边缘损坏,并避免钢管出口时被模具划伤,所以出口端采用45度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圆柱体的中心段及锥形的减径段结构减少了钢管与拔制内模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摩擦力,提高了拔制的速度,出口端采用倒角,避免划伤钢管的外表面,保证钢管拔制的质量;采用适合长度的定径段,具有拔制力小,拔制速度快,拔制质量高的效果,钢管横截面金属变形相对传统冷拔内模缓慢,可以使钢管承受较大的变形系数,从而实现了单道次大变形量的拔制使的钢管单道次平均拔制延伸系数由原来的1.3-1.7提高到1.6-1.9,实现了钢管所需冷拔道次平均减少1个,同时也节省一次改头、退火、酸洗、磷化、皂化等工序费用,生产周期平均缩短1/4-1/3,钢管冷拔生产能力提高了15%,每吨钢管生产成本降低了100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定壁带的长度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定壁带的长度:当20<d≤30时为4mm,30<d≤40为3.5mm,40<d≤60为3mm,60<d为2.5mm,其中d为钢管的内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适的定壁带长度不但可以实现拔制力小,拔制速度快的效果,而且保证拔制质量好。
进一步的,减径段的锥角度为8~9度,轴向长度为10~15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钢管在拔制过程中减少钢管与拔制内模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拔制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端的倒角为45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定壁带的出口一侧的边缘损坏,并避免划伤钢管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洪波,未经迟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5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丝机的除锈装置
- 下一篇:铝箔热轧油雾凝结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