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XI总线的多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095.1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啸林;陈跃;胡建生;周跃;李长征;姚星佳;曹斌;王厚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xi 总线 多数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数据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XI总线技术的多路不同种数据源的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测试、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科技以及军事和科研等相关领域,具有非常多的工程实践应用。但是在一些现场环境恶劣,干扰因素较多的地方传统的采集装置已经不能完全适应。PXI技术是一种开放式工业标准,相比于传统的PCI总线增加了专门的同步总线和一些关键的软件性能,因此采用PXI总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更加适用于复杂现场环境的数据采集。正是基于此背景,开发一套能够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运行,并能实现高精度多通道不同数据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PXI总线技术设计了基于PXI总线的多数据采集系统,其目的是可以在强磁场干扰或复杂现场工况环境下实现多路多数据源信号的高速和高精度采集,并完成外部硬件触发系统工作启停,还可以实现接收总控发出的相关参数信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PXI总线的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K型热电偶、真空规管、PXI主机箱、冷端补偿模块、PXI数据采集卡、总控参数接收模块、总控硬件触发信号,系统通过热电偶采集温度信号,经过冷端补偿模块进行误差补偿,再将补偿后的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通过PXI总线与PXI主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系统通过真空规管测量不同位置的真空度,测得的信号通过PXI数据采集卡实时采集,并采用PXI总线技术与PXI主机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真空度信号的实时采集。
所述的基于PXI总线的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总控硬件触发信号与PXI数据采集卡连接,实现总控硬件触发信号触发采集卡工作,在得到触发信号后,实现测量系统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存储。总控参数接收模块与PXI主机箱连接从而实现本系统通过UDP协议接收总控发出的相关参数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PXI总线技术实现多路不同数据源的数据采集,本系统可通过UDP协议接收总控相关参数并能通过外部触发信号控制采集设备的停止与工作,保证系统在复杂工况环境下的稳定可靠运行,节约了系统资源,并具有较好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PXI总线的多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有1、K型热电偶;2、真空规管;3、PXI主机箱;4、冷端补偿模块;5、PXI数据采集卡;6、总控参数接收模块;7、总控硬件触发信号。K型热电偶1采集到的信号经过冷端补偿单元4进行温度信号补偿,保障测量的温度相对准确。补偿后的温度信号和真空规管测量信号,分别传递给安装在PXI主机箱内部的PXI数据采集卡,利用采集卡不同的数据采集通道进行采集,实现本系统基于PXI总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的功能。
PXI主机箱3与总控参数接收模块6通过以太网连接,采用UDP协议接收总控发送给本采集系统的相关参数信息。
总控硬件触发信号7与PXI数据采集卡5相连接,当数据采集卡接收到总控硬件触发信号即高电平信号启动整个数据采集系统工作,该采集系统工作时间会根据用户在软件设置中的时间长度来确定,完成设定的采集时长后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次总控硬件触发信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化智能CO传感器
- 下一篇:防落梁球型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