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分离微生物用罐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098.1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升华;杨宝珠;孙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1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分离 微生物 用罐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层分离微生物用罐体结构。
背景技术:
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在现今商品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涉及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接种、无菌操作、显微观察、染色、计数、菌种保藏及血清学检验等多项微生物基本技术。需检测的行业跨范围大,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环境等均涉及微生物检测。人们日常食用的食品、药品,或者牲畜食用的饲料等,其内都有可能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对人或动物的身体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有些还是致病菌,危害很大!所以,要检测微生物,包括检测菌落总数,致病菌等等。
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涉及到分离、纯化的,常常使用到分离罐或者离心分离机,现有的微生物分离罐分离的不彻底,达不到微生物分离的要求,满足不了实验要求,传统的分离罐多数为单层结构,通过离心力分离微生物,但是微生物的大小有区别,单一滤网的孔径无法满足需要,常常使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增加了分离的难度。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出现了一些分离罐的改进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00985.3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其通过偏心轮带动分离机构转动,在分离机构上设置多层滤网,多层滤网的孔径不一,达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滤网担在托圈上,在电机转动过程中,容易滑动或甩脱。另外,这种结构清洗滤网时,不易取出。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分层分离效果好,清洗容易的一种分层分离微生物用罐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分层分离效果好,清洗容易的一种分层分离微生物用罐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分离微生物用罐体结构,包括底座、罐体和封盖,罐体内设置有内筒,内筒的上部设置有封盖,内筒上端的一侧通过旋轴与封盖之间轴连接,内筒上端的另一侧与封盖之间扣合连接,内筒内设置有滤筒,滤筒内设置有多层滤网,底座上设置有电机仓,电机仓上部设置有所述内筒,电机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仓和内筒并探入到内筒的内部,其中,滤筒呈倒置的锥台状,滤筒的上部设置有延伸臂,延伸臂呈圆环状,延伸臂与滤筒之间固定连接,内筒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圈台,圈台上方设置有圈槽,延伸臂虚压在圈台上,延伸臂与圈槽相匹配并滑动连接,滤筒的底部设置有套孔,套孔套接在输出轴的外部,滤网为圆形且其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滤网自上而下直径依次变小,滤网至上而下每层滤网上的滤孔依次变小,滤筒的壁上设置有3条滑槽,滤网的外缘上设置有3个凸块,凸块与滑槽之间相匹配并滑动连接。
所述滑槽上设置有多个横槽,横槽垂直于滑槽,横槽的数目与滤网的数目一一对应,横槽所在位置的滤筒的截面直径与相应滤网的直径一致,横槽与凸块之间滑动连接。
(例如滤筒内设置有5层滤网,5层滤网的直径分别为50、45、40、35、30cm,则横槽所处于滤筒位置的截面直径也为50、45、40、35、30cm,如此,相应滤网滑入到滤筒的相应直径处即卡住,而此时滤网上凸块的左右两边为横槽,在滤筒转动时,滤网滑入到横槽内,避免活动或脱出)
所述滤网的中部设置有吊耳,吊耳与滤网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内筒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出孔,所述罐体的侧面设置有多根排液管,排液管位于电机仓的上部,排出孔的位置高于排液管的位置,排液管与罐体之间固定连接,排出孔与内筒之间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内筒与罐体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分层分离效果好,清洗容易,具体为:1、滤网与滤筒之间滑动连接,相应滤网滑入到滤筒的相应直径处即卡住,而此时滤网上凸块的左右两边为横槽,在滤筒转动时,滤网滑入到横槽内,避免活动或脱出。2、滤网上的滤孔的大小依次减少,(滤网为板框和过滤膜构成,通过在板框上更换不同的过滤膜,可实现多层精细过滤。)3、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取出容易。另外在电机旋转后,滤网卡入到横槽内,此时,可顺着排液管反向进水,进行反向冲洗,冲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筒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旋轴 2、圈槽 3、延伸臂
4、封盖 5、滤孔 6、吊耳
7、滤网 8、圈台 9、滤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职业学院,未经黑龙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有机整流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LED发光装置及其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