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点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574.7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华;曹艳锋;王少锋;刘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成 装置 | ||
1.一种飞点形成装置,包括屏蔽体和辐射源,其中屏蔽体为中空圆柱体,屏蔽体侧壁上具有成对设置的狭长螺旋槽,辐射源位于屏蔽体外侧,其特征在于,屏蔽体的侧壁上具有N对螺旋槽,且N≥2,每对螺旋槽包括一个入射槽和一个出射槽;其中,
以屏蔽体的单个横切面为界,M对螺旋槽位于所述单个横切面一侧,N-M对螺旋槽位于所述单个横切面另一侧,其中屏蔽体的横切面平行于屏蔽体的底面,M<N;
所有入射槽位于辐射源扇形射线束的覆盖范围内,屏蔽体的任一横切面至多经过两个入射槽;
每个入射槽相对于屏蔽体的横切面具有倾斜角,相邻两个入射槽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各出射槽的位置对应于与其成对设置的入射槽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所述单个横切面上方且与所述单个横切面相隔最远的入射点所在的入射槽为第一入射槽,辐射源到屏蔽体侧壁的垂线长度为L,扇形射线束中最大上张角的射线与所述垂线的夹角为则第一入射槽的始端到所述单个横切面的距离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所述单个横切面下方且与所述单个横切面相隔最远的入射点所在的入射槽为第N入射槽,辐射源到屏蔽体侧壁的垂线长度为L,扇形射线束中最大下张角的射线与所述垂线的夹角为则第N入射槽的末端到所述单个横切面的距离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屏蔽体侧壁具有预定厚度,成对设置的入射槽和出射槽在侧壁中的切口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有入射槽中,第x-1个入射槽、第x个入射槽和第x+1个入射槽依次相邻, 第x-1个入射槽的末端与第x个入射槽的始端相隔第一距离,第x个入射槽的末端和第x+1个入射槽的始端相隔第二距离,其中x为正整数,1<x<N,其中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不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屏蔽体本体为吸收辐射源射线的材料,屏蔽体本体外部覆盖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含以下种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屏蔽体与编码器相连接,编码器用于获取屏蔽体的位置信息和角速度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屏蔽体与形变检测传感器相连接,形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屏蔽体是否发生形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点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屏蔽体与拉线检测传感器相连接,拉线检测传感器用于当屏蔽体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切断屏蔽体的旋转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于体内成像的5HT1A拮抗剂
- 下一篇:玻璃框体的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