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船舶上用于拉举的钢丝绳的筐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8248.1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张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用于 钢丝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船舶上用于拉举的钢丝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船舶上用于拉举的钢丝绳的筐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上,重量越来越大的金属部件需要通过钢丝绳拉举并翻转移除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这些金属部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捆扎方法已经被单侧开口的中空箱体所取代,通过带有挂环并且单侧开口的中空箱体来盛装金属部件后,再经由钢丝绳拉举中空箱体到放置金属部件的平台,这样在钢丝绳的牵引作用下挂环生成对应的向上行程来让盛装金属部件的中空箱体升高,但是一旦升高过快,就会导致金属部件有可能从中空箱体的开口中滑脱,金属部件越多就会滑脱越多,也就是说升高过快,导致加速度产生的扭矩的倾斜作用而使得金属部件从中空箱体的开口中滑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在船舶上用于拉举的钢丝绳的筐式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舶表面的底部支撑平台,所述的底部支撑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右侧开口的中空柱体状挡板,所述的底部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向右倾斜,中空柱体状挡板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一侧通过铰链同中空柱体状挡板的开口处的一侧内壁相连接,而第一隔板的另一侧通过第一遥控电子锁同中空柱状挡板的开口处的另一侧内壁相连接,第一遥控电子锁附设有对应的第一无线遥控器,中空柱体状挡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设置有半圆状挂环,所述的第一隔板在竖直方向的跨度要大于中空柱体状挡板在竖直方向的跨度。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的升高过快导致加速度产生的扭矩的倾斜作用而使得金属部件从中空箱体的开口中滑脱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船舶上用于拉举的钢丝绳的筐式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在船舶上用于拉举的钢丝绳的筐式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舶表面的底部支撑平台1,所述的底部支撑平台1上表面设置有右侧开口的中空柱体状挡板2,所述的底部支撑平台1的上表面向右倾斜,中空柱体状挡板2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的一侧通过铰链4同中空柱体状挡板2的开口处的一侧内壁相连接,而第一隔板3的另一侧通过第一遥控电子锁5同中空柱状挡板2的开口处的另一侧内壁相连接,第一遥控电子锁5附设有对应的第一无线遥控器6,中空柱体状挡板2的前表面的顶部和后表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半圆状挂环7,所述的第一隔板3在竖直方向的跨度要大于中空柱体状挡板2在竖直方向的跨度。
所述的中空柱体状挡板2按照竖直方向投影到底部支撑平台1上的区域为贯通槽8,所述的贯通槽8内填充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二铰链10和第二遥控电子锁11来同贯通槽8的内壁相连接,第二遥控电子锁11附设有对应的第二无线遥控器12。
所述的底部支撑平台1的上表面向右倾斜的角度范围为15度到20度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首先将金属部件通过第一无线遥控器6开启第一遥控电子锁5,然后打开第一隔板3,对中空柱体状挡板2内放置进入金属部件,接着通过第一无线遥控器6关闭第一遥控电子锁5,再将钢丝绳穿过半圆状挂怀7进行提升,到达设定位置时,通过第一无线遥控器6或者第二无线遥控器12分别打开第一遥控电子锁和第二遥控电子锁,这样就能把金属部件在没有滑脱的情况下放出到船舶设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其中虚线表示无线信号传输。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其中虚线表示无线信号传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8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篮球架
- 下一篇:一种自我控制的叉腿、拉腿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