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燃烧效率的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5510.7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迪龙;徐德明;茅忠群;诸永定;郑军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3/12;F23D14/6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燃烧 效率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燃气灶大多是采用自然引射一次空气,燃气与空气自然混合的结构,这种结构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例及混合均匀程度难以控制,最终影响燃气灶的燃烧效率。
也有采用风机对燃烧器直接鼓风的结构,当调节燃气流量时,一次空气量没有随燃气量按比例同时增大或减小,产生空气量不足或过剩,致使存在空气量不足时不完全燃烧生成较多CO,或燃烧后的烟气中有大量过剩空气而带走热能,因此也会降低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为克服上述这些缺陷,对燃气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大量二次空气补入的技术方案,如专利号为ZL200710188684.2的中国发明专利《燃气灶燃烧器》(授权公告号为CN101162088B);专利号为20092006196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燃气灶燃烧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1448848U);申请号为201210170857.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燃气灶具上进风燃烧器》(申请公布号CN102661606A)等。
为进一步达到精确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提出了很多技术方案加以改进,如申请号为200910039462.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电控定比例调节燃气灶》(申请公布号为CN101886820A);申请号为201310264505.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家用燃气灶》(申请公布号为CN103292325A)等。
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控制燃气和空气混合比例的时候,只对一次空气的补入进行控制,而没有对比二次空气的补入也进行有效控制,而燃气的燃烧是否充分,一次空气的补入和二次空气的补入均是存在极为重要的关联,忽视其中一点,其燃烧效率就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高燃烧效率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高燃烧效率的燃气灶,包括燃烧器、风机及燃气管,该燃烧器下端具有引射管,上端具有多个出火孔,前述的风机用于向燃烧器补入空气,前述的燃气管对应前述的引射管设置能提供燃气,其特征在于该燃气灶还包括控制器及受控于前述控制器的比例阀,该比例阀设于燃气管上,所述燃烧器的上端还具有多个靠近前述出火孔布置的二次空气出气孔,所述风机的出气端分别与引射管的进气端口及前述二次空气出气孔相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风机受控于前述的控制器。
所述燃烧器的下方设置有罩壳,该罩壳罩住燃烧器的下端,该罩壳的内腔与二次空气出气孔相流体连通,而所述的风机则设于前述罩壳的一侧。罩壳作为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储气罐,罩壳内的空气又是风机强力吸进来的,因此燃烧过程中空气补入充分,进而燃气燃烧也更加很充分,另外在燃烧器燃烧的过程中通过热传导与热辐射,加热密闭罩壳内的空气,燃烧稳定后壳体内的空气温度能达到60℃以上。
所述罩壳的一侧对应所述引射管的进气口设有燃气接头,该燃气接头与罩壳密封连接,而所述的燃气管则与燃气接头的外端连接。
所述的燃烧器可以包括
底座,下端具有所述的引射管,上端形成有与引射管相通的混合气出气孔,并且,该底座还开设有二次空气补入孔;
火盖,设于前述底座的上端面并将前述的混合气出气孔盖住,而所述的出火孔则开设于该火盖上;以及
空气补入环,设于前述底座的上端面并能将前述的二次空气补入孔盖住,而所述的二次空气出气孔则开设于该空气补入环上。
所述的出火孔倾斜向外布置而成喇叭状,所述的空气补入环上成型有能使二次空气的出气方向正对出火孔的挡部,该挡部位于二次空气出气孔的出气端。挡部可以使气体混合充分,另外,可保证溢液不堵塞外二次空气出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射管包括外引射管和内引射管,对应地,所述的混合气出气孔包括与前述外引射管相通的外混合气出气孔及与前述内引射管相通的内混合气出气孔,并且,所述的二次空气补入孔包括外二次空气补入孔及位于外二次空气补入孔内圈的内二次空气补入孔;所述的火盖包括能盖住前述外混合气出气孔的外火盖及能盖住前述内混合气出气孔的内火盖,前述的出火孔包括开设于外火盖上的外出火孔和开设于内火盖上的内出火孔;所述的空气补入环包括能盖住前述外二次空气补入孔的外二次空气补入环及能盖住前述内二次空气补入孔的内二次空气补入环,前述的二次空气出气孔包括开设于外二次空气补入环的外二次空气出气孔和开设于内二次空气补入环的内二次空气出气孔,前述的外二次空气出气孔和内二次空气出气孔分别靠近外混合气出气孔和内混合气出气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5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锥形电子气化灶头
- 下一篇:电煤两用节能供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