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307.2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李愚;申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鑫汇天力柴油机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9/08 | 分类号: | F02D19/08;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发动机 点火 失败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属于发动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6135及6138系列柴油—天然气双燃料船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先将少量柴油在气缸内压燃后产生的火焰来点燃喷入缸内的天然气,燃烧后发出功率,对于多缸机而言,如果某一缸的天然气未被引燃,该缸则称为点火失败,未被点燃的天然气进入排气管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出现燃烧,甚至可能出现爆炸。因此要寻求一种方法来检测、判断点火失败,以便采取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检测到气缸内的天然气是否未被引燃,从而避免未被引燃的天然气直接进入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包括有热电偶部件,每一个发动机的排气管上的各缸排气岐管上加装有1个热电偶部件,热电偶部件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
上述的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所述热电偶部件包括有热电偶,在热电偶上套入有接头,接头旁边设置有压紧接头。
上述的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所述排气管的一个头端设置有防爆片,防爆片旁边为防爆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一个排气岐管上安装有热电偶部件,热电偶部件与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热电偶部件对排气岐管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温度与平均排气温度差值大于80℃时,电子控制单元ECU会自动将发动机的工作模式由双燃料模式转换到纯柴油模式,同时切断天然气供气联锁阀,从而避免未被点燃的天然气直接进入排气管中可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在排气管一端设置有防爆片,放爆片旁边设置有防爆盖板并用螺钉固定住,与现有的防爆阀相比,该防爆装置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实用性非常强,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避免了发动机点火失败带来的危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热电偶部件,11-热电偶,12-接头,13-压紧接头,2-排气管,3-排气歧管, 4-放爆片,5-防爆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如附图1-3所示,包括有热电偶部件1,每一个发动机的排气管2上的各缸排气岐管3上加装有1个热电偶部件1,热电偶部件1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
热电偶部件1包括有热电偶11,热电偶11上套入有接头12,接头12旁边设置有压紧接头13,安装时将热电偶11通过排气歧管3上开设有的螺纹孔插入到排气歧管3内部去,热电偶11头端插入到管道中间位置即可,然后通过接头12将热电偶11螺纹固定住。由于热电偶11有部分比较柔软,为了便于将热电偶11螺纹固定住,故在接头旁边设置了一个压紧接头13。
在排气管2的一个头端设置有防爆片4,防爆片4旁边为防爆盖板5,通过螺钉将防爆片4以及防爆盖板5固定在排气管2端面。该结构时对现有发动机防爆阀的改进,本结构更加简单、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在各缸排气歧管3上开设有一个孔,热电偶部件1的一端从孔中伸入到排气歧管3内部。当某一缸的天然气未被引燃时,那么与该缸连接的排气歧管3内部的排气温度就会低于各缸的排气温度值,当热电偶部件1检测到的温度与平均温度差值大于80℃,则可判断这一气缸点火失败。此时与热电偶部件1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发出指令,自动将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模式由双燃料模式转换到纯柴油模式,同时切断天然气供气联锁阀,从而避免了天然气直接进入到排气管2中,对发动机工作带来危险。而之所以选择在排气歧管3内部对排气温度进行检测,一者是因为该处容易钻孔,安装热电偶部件1比较方便,二者是因为该处检测到的温度比较准确。我公司在试验过程中曾选择将热电偶部件1安装在气缸燃烧室内部,但是多次试验发现检测到的数据比较不准确,而且整个热电偶部件1安装过程比较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鑫汇天力柴油机成套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鑫汇天力柴油机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柴油机的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 下一篇:气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