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鸡翅束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131.9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明;巨晓军;王志跃;黄开华;王健;蔡中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7/00 | 分类号: | A01K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唐超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翅 束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鸡翅膀束缚装置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鸡翅束缚装置。
背景技术
果林下养鸡对林地中植物、动物和土壤带来了积极影响,不仅改善了土壤基质,增强了土壤的功能,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果品质量、鸡肉品质和蛋品质,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提高了单位林地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果树、鸡、土壤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果林下养鸡也带来了鸡只常常飞至枝头栖息或啄食果实的问题,这对果林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困扰果农和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在实际生产中,果农和养殖户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常是在果实采集结束后才在林下养鸡,但因果树从开花、结果、成熟需要很长时间,果实采集后林下的青草也接近枯萎,错过了最佳养殖时间,浪费了林地资源。也有人尝试采用剪掉鸡翅膀羽毛的方法,但这严重影响鸡只出售时的卖相,影响销售和经济效益,且剪掉翅膀后羽毛的生长,会将所吸收的营养用于翅膀的再生,影响鸡的产蛋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鸡翅束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鸡翅束缚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由束缚套连接束缚节,束缚节连接束缚臂构成,束缚套在一侧环绕形成一个套子。
所述束缚套外侧上设置扎带基体,束缚臂上设置有凸条,扎带基体连接凸条。
所述束缚套一侧前方有一圆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作容易,使用管理方便,有利于果林下养鸡管理。通过该装置可限制鸡只飞翔,杜绝鸡只飞上果树上对果树和果实的损害,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束缚套、束缚节和束缚臂的宽度,尽可能满足鸡只行为需要,降低甚至杜绝负面影响,保证鸡只正常的生产性能,维护鸡的生理和行为需要、动物福利,进而提高果林下养鸡的综合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束缚套卷绕成一个套子用于束缚鸡的左翅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束缚套1、束缚节2、束缚臂3、扎带基体4、凸条5、圆形缺口6、“V”字型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由束缚套1连接束缚节2,束缚节2连接束缚臂3而构成;束缚套1下部为圆弧形,上部有一圆弧随即形成圆形缺口6,束缚套1前端向一侧卷绕形成一个套子,束缚套1外侧装有扎带基体,束缚套1(靠鸡体一侧)的圆形缺口6便于鸡的肩关节留于其中;束缚套1右端连接束缚节2左端,且在连接处上部一个“V”字型,束缚节2右端连接束缚臂3左端,束缚臂3上设置有凸条5,凸条5连接扎带基体4;整体形成一个类似葫芦形。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使用时,先将鸡的翅膀放入束缚套1内,然后将束缚节2从束缚套1的下面绕至束缚套1的上面,再把束缚臂3上的凸条5插入到束缚套1上的扎带基体4内,即可把鸡的整个翅膀包裹在本实用新型内。“V”字型7便于鸡将喙伸入翅膀内啄痒。通常情况下,鸡飞行时需要同时拍打两侧翅膀,但由于其中一个翅膀被束缚套1包裹了,鸡只失去飞行的平衡,只能原地打转,从而使得其不能正常飞翔。
束缚套1、束缚节2、束缚臂3和凸条5的材料均可以采用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