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176.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27 | 分类号: | B24B37/27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机 顶针 支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机支座,具体涉及一种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
背景技术
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是对加工件位置进行限制,对研磨盘起支撑和固定的辅助底座装置,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使得作业人员能够更加精确、稳定的对加工件进行研磨加工,使操作变得简易,为了保证研磨的全面性,通常作业人员在对加工件进行精确加工的时候,需要旋转加工件,来保证加工件的全面研磨,旋转加工使得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上的限位孔磨损严重,研磨机是一体结构,限位孔的磨损导致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整体更换,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该实用新型延长了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包括支座整体,所述支座整体由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底部共同组成,所述支座整体为向上开口的“U”型槽,还包括有衬套,所述第一侧部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侧部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衬套紧贴固定在限位孔上,所述衬套为周向切口设有护边的圆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存在如下优点:由于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能够确保作业的稳定性,继而方便作业人员对加工原件进行精加工处理,在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第一侧部的限位孔上覆盖的衬套,使得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的时候,旋转加工件不会因为摩擦损坏限位孔,避免了因限位孔的损坏而导致研磨机顶针支座的整体替换,节省了制造损耗。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将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稳固的固定在操作台上,所述定位孔为直槽口。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上限位孔和衬套固定的稳定性,所述衬套两端上的护边为圆形护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侧部;2为衬套;3为第二侧部,4为底部,5为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包括支座整体、衬套2,所述支座整体为第一侧部1、第二侧部3和底部4构成的“U”型槽,所述第一侧部1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侧部上设置有固定槽5,所述底部4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衬套2覆盖在限位孔上,所述衬套2为周向切口设有护边的圆管,考虑到将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稳固的固定在操作台上,所述定位孔为直槽口,考虑到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上限位孔和衬套固定的稳定性,所述衬套两端上的护边为圆形护边。
在实际的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工作过程中:首先将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固定在操作台上,根据需要加工的材料,选取好即将使用的砂轮,选用合适的筒夹夹紧加工件,再用夹头组组装到筒夹上,确保夹头组和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上的限位孔一致,开启磨砂轮,将加工件从研磨机顶针支座装置上的限位孔穿出,缓慢旋转加工件使得加工部位和磨砂轮磨合,实现加工件的精确加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活动钳爪式台虎钳
- 下一篇: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鳞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