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卧式加工的柔性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903.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隋少春;杜成立;崔雅文;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卧式 加工 柔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卧式加工设备中用于夹持零件的柔性装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加工的柔性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领域中,卧式加工设备是经常使用到的数控加工设备,卧式加工设备通过机床主轴和工作台的配合能够实现零件的柔性加工,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工序。传统的数控加工在零件夹持方面往往都是需要装夹多次,并且零件一旦被夹持住了,就只能加工零件的其中一面,对零件的另一面就比较难于加工。传统的零件柔性装夹工具的零件加工效率较低,并且不具备较好的装夹定位结构和定位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式加工的柔性装夹装置,该柔性装夹装置能够实现零件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一次装夹、两面加工、多工序夹持等作用,不仅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卧式加工的柔性装夹装置,包括装夹主体和与装夹主体的夹持板平行布置的滑动夹块,所述装夹主体的夹持板上设有若干螺纹连接孔;所述滑动夹块上设有与螺纹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的螺纹连接柱贯穿滑动夹块且与对应的螺纹连接孔配合螺纹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装夹主体由夹持板和底板组成,夹持板和底板相互垂直且构成一个“L”形,装夹主体整体呈“L”形形状。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夹块整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装夹主体的夹持板整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滑动夹块平放于装夹主体的底板上。
为了便于将本装夹装置安装于数控机床上,所述装夹主体的夹持板上开有若干个装配孔。
作为优选,所有的螺纹连接孔在所述夹持板上呈直线、均匀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装夹主体呈L形状,由夹持板和底板构成,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放置于由夹持板和滑动夹块所构成的夹持空间内,然后通过连接螺钉紧密夹持待加工零件;待加工零件需要进入下一个工序的装夹时,通过连接螺钉打开装夹主体和滑动夹块之间的连接,让滑动夹块带动待加工零件移动到下一个工序位置处,然后通过连接螺钉紧密夹持待加工零件就能顺利地实现该工序的装夹工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新颖且结构简单,能够减少零件的装夹次数,保证柔性加工质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
(2)本柔性装夹装置能够实现零件在卧式加工中心中的一次装夹、两面加工、多工序夹持等作用,不仅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装夹主体,2-装配孔,3-滑动夹块,4-连接螺钉,5-螺纹连接孔,6-夹持空间,7-待加工零件,11-夹持板,12-底板,41-螺纹连接柱,71-圆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卧式加工的柔性装夹装置,包括装夹主体1和与装夹主体1的夹持板11平行布置的滑动夹块3,装夹主体1的夹持板11上设有若干螺纹连接孔5。滑动夹块3上设有与螺纹连接孔5相对应的连接螺钉4,连接螺钉4的螺纹连接柱41贯穿滑动夹块3,并且螺纹连接柱41与对应的螺纹连接孔5配合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装夹主体1由夹持板11和底板12组成,夹持板11和底板12相互垂直且构成一个“L”形形状,装夹主体1整体呈“L”形形状。滑动夹块3整体呈长方体形状,装夹主体1的夹持板11整体呈长方体形状,滑动夹块3平放于装夹主体1的底板上。滑动夹块3可以在装夹主体1的底板12上水平滑动,当滑动夹块3滑动至下一个夹持位置时,滑动夹块3上的连接螺钉4正好与其它的螺纹连接孔5相互配合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1,装夹主体1的夹持板11上开有若干个装配孔2,该装配孔2可以便于将本柔性装夹装置安装到数控机床上。
如图1所示,所有的螺纹连接孔5在夹持板11上呈直线、均匀间隔布置,由于连接螺钉4与螺纹连接孔5一一对应,同样的,连接螺钉4也呈直线、均匀间隔布置于上述滑动夹块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通用工装垫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加速度信号近似熵的风洞试验天平的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