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救助艇首缆的系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128.3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国;陈大为;石光伟;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救助 艇首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用辅助工具,具体来说,是一种船舶救助艇首缆的系固装置,属于船舶船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OLAS Ch.III Reg.17.3要求,船用救助艇应能在船舶在水面前进航速达到5kn时降落,如必要可用救助艇首缆。一般情况下,从安全角度考虑,救助艇下放都是需要系固首缆。另外,因为救助艇在刚到达水面起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动力的,完全靠首缆的拉力作用下和船舶并行,并且尽量保证吊索垂直且不能使救助艇有较大的纵倾。所以DNV船检为代表的官方权威部门认为,系固首缆和水线的安全夹角不能大于45°,见图1。
救助艇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能够迅速操作降落;SOLAS Ch.III Reg.20.6要求,救助艇能够立即可用。但是由于有了安全角度的限制,造成了系固眼环的位置会距离救助艇比较远的位置,使缆绳的系固操作比较困难,规范要求的“立即可用”更加难以实现。
现有技术条件,救助艇降落操作会有以下缺点:
a)操作救助艇之前,先要把系固缆绳固定在眼环上,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当前吃水,计算出大概的缆绳长度,否则可能造成两种情况:1,缆绳过短,造成救助艇无法降落到水面或者造成缆绳与水线夹角过大,不能满足安全夹角的要求,会使救助艇首部抬高过大以至倾覆;2,缆绳过长,造成的结果是缆绳起不到作用,那么救助艇会相对船体后移,可能会落入螺旋桨尾流之内,造成严重危险。
b)由于缆绳系固操作,造成了救助艇降落操作的延时性,这样就违背了救助艇本身的性质,并且也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c)对于特种用途船舶,比如汽车滚装船、客船、大型矿砂船等,由于甲板高度很高,造成所需缆绳过长,难以设置系固眼环(或者设置系固眼环不实际),救助艇的首缆系固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操作现状的缺点,使救助艇的即时操作成为现实、使救助艇上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救助艇首缆的系固装置,所述系固装置4包括框架402,所述框架402上固定设置至少一个电磁或真空吸附装置401,所述电磁或真空吸附装置401吸附在船体外板上;所述框架402上还固定设有绑扎眼403。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设置了独立的系固装置,使用时,直接将缆绳系在绑扎眼上,使用锁具将缆绳固定,无需事先计算缆绳的长度,救助艇中的船员操作系固装置与外板吸合,即时调节首缆和水线的安全夹角,将该安全夹角控制在45°以下。避免了缆绳过长或过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救助艇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才进行使用的,使用的频率不高,而且安全夹角的大小还与船舶的吃水深度有关,实际使用时,缆绳的实际长度是否能够与现有技术中船舶外板上的系固眼环的位置相适应是往往不确定的。本技术方案克服了这些缺陷,避免了采用固定位置的系固眼环的危险性。
增强了救助艇降落操作的即时性,救助艇安全下水的速度和安全性都有所提高;针对不便在船舷上设置系固眼环的特种用途的船舶,比如汽车滚装船、客船、大型矿砂船等,提供了便捷的缆绳固定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系固装置4上还设有保护箱404,所述保护箱404内设置蓄电池或外接电源线。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箱404上还设有控制按钮,控制电磁铁的通电/断电。操控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402呈杆状,其两端各与一个电磁或真空吸附装置401固定连接,绑扎眼403设置在所述框架402的中部。结构简单,实用,利于实施。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或真空吸附装置401选用电磁铁。可靠性较高。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通电生磁,断电消磁。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通电消磁,断电生磁。
一种船舶救助艇首缆的系固方法,采用上述系固装置,所述系固装置放置于救助艇中,使用时,救助艇下落过程中,绑扎眼403与救助艇前端通过缆绳2连接,救助艇中的船员操作所述系固装置,在救助艇即将到达水面前,所述电磁或真空吸附装置401与船体外板吸合固定,确保救助艇下水瞬间,缆绳2张紧,且与水线夹角小于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效果佳。
2)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船舶救助艇首缆系固的方式。
3)大大增强了救助艇降落操作的即时性,救助艇安全下水的速度和安全性都有所提高。
4)特别适用于不便在船舷上设置系固眼环的特种用途的船舶,比如汽车滚装船、客船、大型矿砂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