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干燥床的外燃式氧化球团焙烧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5560.7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景峰;孔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上正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2 | 分类号: | F27B1/02;F27B1/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外燃式 氧化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行业焙烧球团的竖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干燥床的外燃式氧化球团焙烧竖炉。
背景技术
冶金球团竖炉的发展经历了圆形、矩形阶段,目前国内常见的带烘干床和导风墙的矩形竖炉,存在设备复杂、投资高、生产条件要求高、大型化困难的问题。普通圆形竖炉,存在能耗高、结构复杂、检修周期短,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炉体废气作为烘干气流,利用低压燃气作为焙烧燃料,降低球团焙烧过程的能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投资少,适合于各种产量的带干燥床的外燃式氧化球团焙烧竖炉。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干燥床的外燃式氧化球团焙烧竖炉,该炉炉体为圆环形,包括干燥床、调料装置、筛分床、预热带、焙烧带、均热带、冷却带、冷却出料装置、燃烧室、废气排出装置、粉粒收集排出装置、成品出料装置、炉体支撑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
a.焙烧带位于炉体外环中部,焙烧带上部是预热带,下部是均热带和冷却带,焙烧带内侧设有导风墙;
b.干燥床位于炉体的顶部,与筛分床相连,筛分床位于干燥床的下部,干燥床的周围设置有废气排出装置,
c.燃烧室位于炉体中部的炉体外侧,与焙烧带相连,燃烧室外侧设有燃烧器;
d.承担炉体上部重量的炉体支撑装置位于炉体中部,坐落于炉体的基础上;
e.冷却出料装置位于炉体下部,与成品出料装置相连;
f.粉粒收集排出装置位于烘干床下部的炉体中心部位,与位于炉底的出料装置相连。
g.成品出料装置位于炉体下部外侧。
进一步,干燥床、筛分床为别单层圆锥形,由上至下依次为干燥带和筛分预热带。
进一步,干燥床上敷设有炉篦子,坐落于炉体支撑装置之上。
进一步,冷却出料装置位于冷却带下部。
进一步,干燥床坐落于炉体支撑装置之上。
进一步,燃烧室位于炉体外侧圆周分布,通过火口与焙烧带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焙烧带、均热带、冷却带、燃烧室、导风墙的砌体结构分别为圆环形结构。
进一步,炉体的砌体结构分别坐落于位于炉体外部的炉体支撑装置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炉体废气返回炉内作为干燥气流,可大大降低能耗,并有效控制干燥气体温度,改善了球团的干燥效果。
2、燃烧室位于炉体外侧,操作更安全、更方便、更灵活,可独立控制圆周方向各焙烧区域的温度。
3、圆锥型干燥床面积较大,可实现慢速干燥,有效防止生球的过湿爆裂。筛分床可有效筛除生球中的粉粒,改善焙烧带处的粒度分布,使焙烧带内的生球粒度更均匀,有效改善炉内的透气性,防止结瘤。
4、中心粉粒收集排出装置可有效独立排出炉内的粉粒,减轻成品筛分的负荷。
5、在炉内实现成品球的冷却,冷却风可作为干燥风使用,节约能耗。并且无需配备炉外冷却设备,节约投资和能耗。
6、料层调节装置可有效调节料层厚度,增强干燥效果。
7、炉身较矮,节省投资和占地。
8、炉内没有机械部件,检修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9、连续生产,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10、对燃气质量要求较低,不受燃气条件限制。可灵活调整生产调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干燥床1,料层调节装置2,废气排出装置3,筛分床4,预热带5,焙烧带6,燃烧室7,燃烧器8,均热带9,导风墙10,冷却带11,冷却出料装置12,粉粒收集排出装置 13, 炉体支撑装置14,成品出料装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干燥床的外燃式氧化球团焙烧竖炉,其设计思想是:利用炉体废气返回炉内作为干燥气流,降低能耗,有效控制干燥气体温度,改善球团的干燥效果。利用筛分床提前筛除生球中的颗粒粉末,改善炉内球层粒度分布,使焙烧带内的生球粒度更均匀,有效改善炉内的透气性,防止结瘤。具体结构见附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上正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上正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刺参有促生长作用的复方中草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