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的评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4541.2 | 申请日: | 2014-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运兴;郑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运兴 |
| 主分类号: | G01N31/10 | 分类号: | G01N3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评价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电厂烟气处理的催化剂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对火电厂的排放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电厂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占有很大的比例,氮氧化物中一氧化氮占90%以上,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厂根据环保要求对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烟气脱硝技术是选择性氧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氨气作为还原剂喷入烟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水。在脱硝过程中,高活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SCR反应器是烟气脱硝系统的核心,SCR反应器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催化剂,为脱硝反应提供空间,同时保证烟气流动的顺畅与气流分布的均匀,为脱硝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同时进行电厂废气烟气和模拟合成气脱硝的催化剂筛选和评价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硝催化剂的评价装置,可以在模拟工业化产生废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的筛选,也可以研究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以及电厂催化剂生产的过程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评价装置包括废气供应单元、供气单元、供水单元、反应器和分析单元;所述反应器的入口设置进样管路,废气供应单元、供气单元和供水单元分别连接至进样管路上,通过进样管路与反应器流体连接;反应器气体出口通过出样管路与分析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里面有至少2个板式催化剂模块,每个模块之前和之后都有一条排气管路,所有的排气管路与出样管路连接。
优选地,每个板式催化剂模块带有单独的电加热单元;所述板式催化剂模块之前、之后和板式催化剂模块之间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供气单元至少有四条进气管路,所述四条进气管路是O2、NO、NH3和SO2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分别与进样管路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至少一条进气管路设置有一个质量流量控制器和一个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进样管路上,所述废气供应单元、O2进气管路和供水单元与进样管路的连接处位于NO、NH3和SO2进气管路与进样管路的连接处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进样管路上还设置有预热器、文丘里管和静态混合器,所述预热器位于所述废气供应单元、O2进气管路和供水单元与进样管路的连接处下游,并位于NO、NH3和SO2进气管路与进样管路的连接处上游;所述文丘里管位于NO、NH3和SO2进气管路与进样管路的连接处的下游、反应器的上游;所述静态混合器位于文丘里管和反应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废气供应单元包括燃油炉、流量控制阀、冷却回流泵和热交换器。
优选地,所述出样管路与分析单元之间依次设置有氨洗涤器和气体冷却装置;所述分析单元是氮氧化物分析仪。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还设置有一个出口用于气体的直接外排,所述出口连接出口管路,出口管路上设置有旁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脱硝催化剂的评价装置能够进行电厂废气的脱硝评价和模拟合成气脱硝评价,高效方便,实验结果可靠,优于现有的脱硝催化剂的评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硝催化剂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2-板式催化剂模块;3-燃油炉;4-流量控制阀;5-冷却回流泵;6-热交换器;7-预热器;8-静态混合器;9-调节阀;10-质量流量控制器;11-调节阀;12-蠕动泵;13-供水单元的储水槽;14-氨洗涤器;15-气体冷却装置;16-氮氧化物分析仪;17-止回阀;18-文丘里管;19-旁通阀;20-进样管路;21-出样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内容。
本实施方式的脱硝催化剂的评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废气供应单元、供气单元、供水单元、反应器和分析单元。反应器里面设置4个板式催化剂模块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运兴,未经胡运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