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水柴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3999.6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时云松;刘鸿志;尚晓虎;杨贤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水 柴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动排水柴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低压油路的柴油滤清器是由壳体、滤芯、排污螺塞、滤清器座、手动泵或电动泵组成。柴油中的杂质和水下沉到壳体底部集水杯中,由人工操作排污螺塞定期排出。
不同的柴油滤清器因过滤效率、容尘量及滤芯寿命等因素影响,需要通过排污螺塞放水的周期不同,驾驶员不易及时排出滤清器中的水,降低滤清器过滤效率和滤芯寿命。
现有技术方案是将柴油滤清器壳体下部的集水杯制作成透明集水杯,驾驶员可以定期通过观察集水杯中水的容积,判断是否需要通过排污螺塞排水,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观察柴油滤清器才能知道柴油滤清器是否需要排水。
2、一些柴油滤清器因安装位置比较隐蔽,驾驶员不容易观察到。
3、需要人为操作,柴油滤清器安装位置比较隐蔽,不易进行排水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排水柴油滤清器技术方案,该技术能够克服现技术中的柴油滤清器缺点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排水柴油滤清器,包括有滤清器底座、壳体、滤芯、泵、水位传感器及电磁阀;所述壳体和泵设置于滤清器底座上,滤芯设置于壳体内近滤清器底座处,在滤芯与壳体底端之间设置有集水杯,所述水位传感器垂直设置于集水杯内,所述电磁阀设置于壳体的底端。
所述滤清器底座与泵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泵为手动泵或电动泵。
所述电磁阀为直动式常闭型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和水位传感器通过底盘线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实现柴油滤清器自动排水,省去人工操作;消除柴油滤清器因长时间不排水造成过滤效率下降、滤芯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柴油滤清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滤清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或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2所示,柴油滤清器是由滤清器座1、壳体3、滤芯、手动泵或电动泵2、水位传感器4、直动式常闭型电磁阀组成5。水位传感器4垂直安装在集水杯内,直动式常闭型电磁阀5取代传统排污螺塞。水位传感器4和直动式常闭型电磁阀5连接到底盘线束。
所述壳体和泵设置于滤清器底座上,滤芯设置于壳体内近滤清器底座处,在滤芯与壳体底端之间设置有集水杯,所述水位传感器垂直设置于集水杯内,所述电磁阀设置于壳体的底端。所述滤清器底座与泵体为一体式结构。
工作原理是当集水杯中的水达到一定容积后,水位传感器传递一个信号给直动式常闭型电磁阀,电磁阀开启排水。当集水杯中的水排到一定容积后,水位传感器传递一个信号给直动式常闭型电磁阀,电磁阀关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3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