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3股帘子线直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342.4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年;潘松;汪斌;许金甲;杨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D02G3/4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帘子线 直捻机 电气 控制系统 同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直捻机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3股帘子线直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帘子线主要用于汽车轮胎做骨架。它要求原丝经过加捻后的帘子线的强力保持率要大于94%以上,捻度偏差小于±8;目前3股帘子线加捻方法有3种:第一是传统环锭加捻方法,3根单丝先初捻,然后再复捻。由于是2次加捻它强力保持率最高只能达到90%,产量低下,操作不方便。第二是2台异步电动机经同步带传动强行达到速度一致的加捻方法,由于锭子转速最高可以达到10000转/分,由于在同步状态下,各自驱动力不一致,会造成其中一个异步电动机处于发电状态,从而故障率高,安装和维修都不方便,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429693公开了一种三股丝直接加捻成线的方法及捻线装置,即为通过同步带保持速度一致。第三是3根单丝先分别加捻再合股加捻的加捻方法,它效率低,多一次加捻会降低帘子线的强力保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3股帘子线直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同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3股帘子线加捻方法中强力保持率不达标,捻度偏差大,产量低,安装、维护不方便等问题,尤其是解决两个锭子之间的高速运转下的同步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3股帘子线直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与多个锭位单元电连接,锭位单元中设有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与锭子变频器电连接,锭子变频器同时与第一锭子的第一永磁同步电机和第二锭子的第二永磁同步电机电连接,以锭子变频器同时驱动第一永磁同步电机和第二永磁同步电机同步旋转。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与用于第一锭子的第一外纱张力控制器电连接;单片机控制器还与用于第二锭子的第二外纱张力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与第一断丝检测器和第二断丝检测器电连接。
所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各个锭位单元电连接;
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卷绕变频器电连接,卷绕变频器驱动卷绕电动机,安装于卷绕电动机或卷绕电动机的传动机构上的卷绕编码器与卷绕变频器电连接,构成闭环控制;
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超喂变频器电连接,超喂变频器驱动超喂电动机,安装于超喂电动机或超喂电动机的传动机构上的超喂编码器与超喂变频器电连接,构成闭环控制;
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横动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横动伺服驱动器驱动横动伺服电机,安装于横动伺服电机的编码器与横动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构成闭环控制。
所述的通信模块为PROFIBUS-DP总线通信模块。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采用德州仪器TI320F2407。
一种用于3股帘子线直捻机的锭子同步装置,包括第一锭子和第二锭子,单片机控制器与锭子变频器电连接,锭子变频器同时与第一锭子的第一永磁同步电机和第二锭子的第二永磁同步电机电连接。
第一单丝经过第一外纱张力控制器与第一锭子内的第二单丝合捻,2合股线依次经第一超喂装置、第二外纱张力控制器与第二锭子内的第三单丝合捻,3合股捻线经超喂装置、横动装置后在卷绕装置卷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3股帘子线直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同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西门子Profibus 总线通讯的设计,使得通讯效率大大提高,设备整体性能良好,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
2、本实用新型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可视化程度高,所有总线节点和报警点都能在人机界面上显示,若设备出现故障,操作员在监控画面上就可以看到故障点,维修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频器与编码器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使3轴传动的速度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
4、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输出张力值,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个锭子变频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保证2个锭位加捻速度始终一致,从而保证左右锭位捻度相同,效率高、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进一步的,采用开环控制方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能大幅提高帘子线的强力保持率。
7、本实用新型后期维护方便,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未经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i-Cu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应用
- 下一篇:含氧气体燃料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