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9931.2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8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曾辉;毛宇晖;郑礼康;温建平;张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祁增颢律师事务所 44318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51401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断裂韧性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提高陶瓷韧性的研究工作中,涉及断裂韧性的测量任务。由于目前市面上用于测量断裂韧性的设备造价昂贵,一般企业无法承担。因此,企业选择将大量试样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但是这样也需要花费比较大的费用,造成整体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委托检测,等待测量结果也消耗许多时间,延长了研究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且测量成本较低的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测试平台,在测试平台上设有支撑待测量陶瓷试样的支撑结构,在待测量陶瓷试样上设有施加载荷的施压装置。
上述的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中,所述施压装置由架设在待测量陶瓷试样上的加载辊筒及与加载辊筒相互连接的加载机构组成;所述加载机构由连接加载辊筒的连接件及与连接件连接的吊篮组成,在吊篮内放置有用于加压的物件,所述吊篮设置在测试平台下方,在测试平台上设有与连接件相适应的通孔,连接件穿过通孔与吊篮连接。
上述的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中,在加载辊筒沿轴向两侧的待测量陶瓷试样上设有定位加载辊筒的定位块。
上述的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中,所述支撑结构由两根间隔设置的支撑辊以及设置在两根支撑辊之间的定位块组成;两根支撑辊分别设置在通孔的两侧。
上述的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的支架由支座和设置在支座上的支柱组成,所述测试平台设置在支柱上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施压装置对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待测量陶瓷试样进行逐步施压,即可实现对陶瓷试样的断裂韧性进行测量。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地对研究过程中陶瓷试样的断裂韧性进行判断,而且可加快研究进程并降低研究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步骤简单、测量精度较高且产品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支座1a、支柱1b、测试平台2、通孔2a、支撑结构3、支撑辊3a、定位块3b、加载辊筒4、加载机构5、连接件5a、吊篮5b、定位块6、待测量陶瓷试样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陶瓷断裂韧性测量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由支座1a和设置在支座1a上的支柱1b组成,在支柱1b上端设有测试平台2,在测试平台2上设有支撑待测量陶瓷试样的支撑结构3,在待测量陶瓷试样上设有施加载荷的施压装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压装置由架设在待测量陶瓷试样上的加载辊筒4及与加载辊筒4相互连接的加载机构5组成;所述加载机构5由连接加载辊筒4的连接件5a及与连接件5a连接的吊篮5b组成,连接件5a可以采用U形、V形等规则连接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件,例如直接通过吊绳连接,在吊篮5b内放置有用于加压的物件,本实施例中的物件由标准重量的重块及若干球状小质量的载荷,这样可以使整体载荷缓慢地增加直至试样断裂,避免出现冲击造成测量不准确,影响测量精度。所述吊篮5b设置在测试平台2下方,在测试平台2上设有与连接件5a相适应的通孔2a,连接件5a穿过通孔2a与吊篮5b连接。同时,在加载辊筒4沿轴向两侧的待测量陶瓷试样上设有定位加载辊筒4的定位块6。相应地,所述支撑结构3由两根间隔设置的支撑辊3a以及设置在两根支撑辊3a之间的定位块3b组成;两根支撑辊分别设置在通孔2a的两侧。
测量时,根据待测量陶瓷试样的尺寸,选择合适规格的各部件,然后依序组装测量,具体操作可参照下述步骤:①将待测量陶瓷试样7画定位线,然后放在支撑辊上,使定位线位于两根支撑辊的中间;②根据测量陶瓷试样7加工工艺和材质确定断裂韧性数值波动范围;③在吊篮5b内放入接近测量陶瓷试样7断裂韧性数值的标准重块;④逐渐加入球状小质量载荷直至测量陶瓷试样7断裂;⑤根据加入的标准重块数和加入的球状小质量载荷重量得到总载荷量;⑥用公式计算得到断裂韧性的数值。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9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