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奔腾B50CNG双用燃料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605.7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生;赵玉玲;李海涛;于浩洋;李雪松;赵航;张震;李隐卓;王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0 | 分类号: | B60K15/00;B60K15/063;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奔腾 b50cng 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奔腾B50CNG双用燃料车,属于一种匹配CNG燃气系统的奔腾B50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天然气汽车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推广和发展。国内众多整车厂都已经推出了CNG汽车,如一汽大众捷达CNG、新宝来CNG、神龙汽车富康CNG、爱丽舍CNG,重庆长安志翔CNG、悦翔CNG等,都取得不错的销售效益。CNG汽车在经济性和节能环保效果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与环保要求,启动奔腾CNG双用燃料车样车开发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奔腾B50CNG双用燃料车,其将CNG燃料储气瓶布置在行李舱中,并重新设计安装支架,燃料控制系统设计布置在前机舱内,进行整车集成开发,在原动力系统基础上匹配CNG燃气系统,确定了CNG储气瓶、气瓶阀、高压管路、充气阀、减压器、低压管路、高频电磁阀组等部件的布置方案,满足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实车验证效果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奔腾B50CNG双用燃料车,其特征在于:CNG燃料储气瓶布置在燃料车行李舱中车身地板上, 发动机的进油端通过管路与油箱连接,CNG燃料储气瓶通过高压管路连接CNG减压器一端,CNG减压器另一端通过低压管路连接高频电磁阀组最后与发动机相连,电子电控系统连接汽油传感器与CNG氧传感器,汽油传感器与汽油系统的汽油ECU连接,CNG氧传感器与CNG燃料控制系统连接,CNG燃料控制系统布置在前机舱内,电子电控系统的汽油/CNG转换开关、燃料故障显示灯、燃料不足指示灯布置于驾驶室内副仪表板上,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CNG减压器的进水口连接,CNG减压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水回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优化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整车集成开发,满足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实车验证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NG减压器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奔腾B50CNG双用燃料车,其特征在于:CNG燃料储气瓶1布置在燃料车行李舱中车身地板上, 发动机的进油端通过管路与油箱连接,CNG燃料储气瓶1通过高压管路2连接CNG减压器3一端,CNG减压器3另一端通过低压管路4连接高频电磁阀组5最后与发动机相连,电子电控系统连接汽油传感器与CNG氧传感器,汽油传感器与汽油系统的汽油ECU连接,CNG氧传感器与CNG燃料控制系统6连接,CNG燃料控制系统6布置在前机舱内,电子电控系统的汽油/CNG转换开关7、燃料故障显示灯、燃料不足指示灯布置于驾驶室内副仪表板上,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通过管路与CNG减压器3的进水口连接,CNG减压器3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冷却水回水口连接。
燃气系统通过采样汽油喷嘴信号来计算燃气的喷射时间,同时通过截断氧传感器信号后仿真一个新的氧传感器信号传送给汽油ECU,达到调节空燃比的目的。CNG系统工作在汽油模式下时,汽油喷嘴及氧传感器线路是直通的,这时CNG系统对原车来说相对是不工作的;当CNG系统(燃气状态)工作以后,首先将汽油喷嘴回路断开,同时模拟四个汽油喷嘴以防汽油ECU检测到喷嘴故障;然后断开氧传感器线路,根据空燃比参数的调节,产生一个相同幅值、相同工作周期的新信号代替原有的氧传感器信号。通过标定发动机汽油和CNG两种工作状态,给翻译系统提供各转数下CNG与汽油转换系数;匹配点火提前角调节器,执行翻译系统转换信息。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满足了整车控制和性能的要求。
CNG专用件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奔腾B50CNG双燃料轿车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CNG燃料系统已在B50出租车项目中充分应用和验证。2011年4月南京出租车运营企业购买的362辆B50CNG出租车现已运营12万公里,运营状况良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CNG系统工作稳定且安全可靠。到目前为止,B50出租车共销售1030辆,为公司创造了销售收入,为出租车公司降低了2000万运营成本,节约了700万升汽油,同时降低了90吨尾气排放。
通过整车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样车开发和试验,实现了技术创新,申报专利2项,培养了专业技术工程师13人,为进一步开展CNG双燃料轿车等新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农场
- 下一篇:P450sca-2酶突变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