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及具备它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0896.8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永安秀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靠背 联动 脚凳 装置 具备 交通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用的座椅,特别涉及一种使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垫的前方设置的搁脚凳与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联动地相对于座垫在展开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
背景技术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已被开发(参照下述日本实开平3-45748)。该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构成为如下:为了采取舒适姿势,将座椅靠背从适于就座的通常使用位置向后方放倒时,搁脚凳通过连杆机构从收纳位置向展开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收纳位置时搁脚凳收纳于座垫前方下部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在展开位置时搁脚凳在座垫前方的规定位置从下方对就座乘员的脚部进行支承而使乘员易于采取舒适姿势。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上述日本实开平3-45748的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中,为了将伴随于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而相对于座垫沿前后方向动作的前后移动部件的移动转换为搁脚凳的转动运动,经由转动连杆将前后移动部件和搁脚凳连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转动连杆相对于前后移动部件的移动较大地转动,将转动连杆与前后移动部件的连结点设为与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接近的一侧,将转动连杆与搁脚凳的连结点设为从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远离的一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为了通过前后移动部件使转动连杆转动而需要较大的力,其结果是,座椅靠背的后倾需要较大的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延长利用前后移动部件使转动连杆转动时的力臂而减轻使搁脚凳联动的座椅靠背的后倾所需的操作力的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该交通工具用座椅能够相对于座垫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并包括搁脚凳,该搁脚凳设置于座垫的前方,能够在座垫下的收纳位置与展开在座垫前方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座椅靠背联动型搁脚凳装置包括:底座部件;前后移动部件,与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对应地沿前后方向移动;转动连杆,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所述底座部件,与所述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对应地通过所述前后移动部件而转动,并连结成将该转动传递给所述搁脚凳;连结体,连结所述前后移动部件和所述转动连杆而使两者的运动互相传递,并固定成沿所述转动连杆的连杆长度方向移动自如;及移动单元,在所述座椅靠背处于通常使用位置且所述搁脚凳处于收纳位置时,使所述连结体向所述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相反侧移动。根据上述第一方式,在座椅靠背处于通常使用位置且搁脚凳处于收纳位置时,连结体向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相反侧移动,因此将前后移动部件的移动传递给转动连杆的连结体从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分离,与连结体处于与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接近的一侧的情况相比,通过前后移动部件使转动连杆转动的力较小。因此,能够减轻使搁脚凳联动的座椅靠背的后倾所需的操作力。
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还具备施力单元(14B),所述转动连杆包括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设置在将所述转动连杆的转动传递给所述搁脚凳的路径中,并与所述施力单元结合,所述搁脚凳由所述施力单元始终向展开侧施力。根据上述结构,在搁脚凳从收纳位置处于展开位置侧的状态下,将转动连杆的转动传递给搁脚凳的路径中的移动部件被向展开侧施力,因此在搁脚凳处于展开位置的状态下,在设连结体能够相对于转动连杆移动且减弱从上按压搁脚凳的力时,能够通过对于移动部件的作用力而进行移动以使搁脚凳的展开角度增加。其结果是,在舒适姿势下的搁脚凳的展开角度不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从上按压搁脚凳的力进行调整而调整搁脚凳的展开角度。另外,增加搁脚凳的展开角度时,连结体向与转动连杆的转动中心接近的一侧移动,因此在座椅靠背处于比通常使用位置后倾的位置且搁脚凳处于展开位置的状态下,施加在搁脚凳上的力被放大并传递给前后移动部件。因此,能够减轻通过由脚部压下搁脚凳而使处于后倾的位置的座椅靠背向通常使用位置返回时的操作力。另一方面,在搁脚凳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移动部件没有由施力单元施力,因此在收纳位置中连结体通过所述移动单元而进行移动时,能够避免给该移动带来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透气汽车座椅
- 下一篇:一种后排座椅靠背调角器的解锁手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