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5877.6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桝井保幸;柿本俊行;山下司;矢野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而为人所公知的是:例如重叠3片板簧,通过三个突起铆接固定该3片板簧的一端侧,并在该3片板簧的另一端侧铆接固定触点而使该3片板簧形成为一体,由此构成弹簧组装件(可动接触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磁继电器中,可动接触片通过3片板簧构成,且3片板簧构成为一体,因此,在使其弹性形变的情况下,需要使可抵抗3片板簧的弹力的力作用其上。因此,需要增大为了使可动接触片弹性形变而使用的线圈组装件(电磁铁)所产生的驱动力。因此,存在必须增大电磁铁的体积,或使通电量增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71022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即使将弹性系数大的材料使用于可动接触片,也可节省电力并顺畅地驱动可动接触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作为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电磁继电器如下构成。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固定接触片,所述固定接触片具有固定触点;
可弹性形变的可动接触片,所述可动接触片具有可动触点,所述可动触点以与所述固定触点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固定触点对置;
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向着所述固定接触片侧对所述可动接触片施力;
电磁铁;以及
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通过所述电磁铁的励磁而动作,使所述可动接触片弹性形变。
此处,所谓中间部件是起到将伴随电磁铁的励磁/消磁的驱动力传达至可动接触片的效果的部件,例如,可动铁片或者插件部件等包含在其中。
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通过辅助部件,可动接触片被向着固定接触片侧施力,因此即使是在励磁电磁铁并且无法对中间部件作用较大的吸引力的初期阶段,也能够顺畅地使可动接触片弹性形变。因此,即使将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使用于可动接触片,也无需增大电磁铁的体积,或者,使消费电力增大。另外,即使冲击力作用于电磁继电器,由于辅助部件对可动接触片进行施力,因此,耐冲击性优异,不发生可动接触片变形等的不良。
优选的,所述辅助部件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与所述固定接触片相反侧的面对所述可动接触片施力。
优选的,所述辅助部件被构成为,直至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闭合前的预定位置为止,向着所述固定接触片侧对所述可动接触片施力。
通过这样的构成,消磁电磁铁的情况下,因为由辅助部件产生的施加力不会作用到可动接触片,所以能够通过可动接触片自身的弹性力,顺畅地开放触点。因此,能够设置动作特性好的电磁继电器。
所述辅助部件被构成为,在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闭合后,不对所述可动接触片进一步按压。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触点闭合后,即使解除由辅助部件产生的施加力,也能够对可动接触片充分地作用由电磁铁产生的吸引力。另外,能够防止触点压力高于需要以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部件,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与所述固定接触片的端子部相对应的位置直至可动触点的附近为止,与所述可动接触片进行面接触。
通过这样的构成,即通过使可动接触片和辅助部件相互地面接触的构成,能够增大截面积并使电流容量增大。该情况下,由于对应可动接触片,辅助部件不被固定,因此是仅追随可动接触片的弹性形变。因此,即使重复驱动可动接触片,也如固定的情况那样的应力不会集中。也就是说,能够设置可动接触片的重复弹性寿命到达所希望的值。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向着触点闭合侧对可动接触片施力的辅助部件,无需增大电磁铁的体积或使通电量增大,即使是弹性系数大的可动接触片,也能够顺畅地使其弹性形变。另外,即使冲击力作用,由于通过辅助部件对可动接触片施力,因此耐冲击性优异,不会发生变形等的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为图2的电磁铁的分解立体图;
图5(a)为图2的可动铁片以及插件部件的扩大立体图,图5(b)为示出 图5(a)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图2的固定接触片的扩大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5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膨胀椎间植入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角式磨光机用碳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