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及其框架、端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4069.8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欣;马钧;姚春荣;孟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吕俊清 |
地址: | 226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及其 框架 端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框架、端框。
背景技术
罐式集装箱是一种装运液体、粉尘或气体的多式联运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在运输、装运过程中一般通过角件进行支撑和栓固,但在公路或者铁路车辆装运时,车辆的车架经常对角件支撑刚度不足,车架大梁碰撞端框下梁,如图1所述,罐式集装箱的端框底梁1的载荷传递区A承受动态冲击交变载荷,导致端框底梁1容易产生疲劳损伤。为了防止端框底梁1产生疲劳损伤,传统的做法是在对应载荷传递区A的端框底梁1的底面设有加强垫板12,如图1b所示,但即便有加强垫板12,依然会导致端框底梁1的侧面产生疲劳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罐式集装箱的端框底梁的载荷传递区承受动态冲击交变载荷时,导致端框底梁底面和侧面容易产生疲劳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罐式集装箱端框,包括:
第一角柱;
第二角柱,平行于所述第一角柱;
端框顶梁,连接在所述第一角柱和所述第二角柱的顶端之间;
端框底梁,连接在所述第一角柱和所述第二角柱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角柱、所述第二角柱、所述端框顶梁和所述端框底梁围成一矩形框架;
载荷传递部,连接在第一角柱和/或第二角柱与所述端框底梁之间;以及
至少一载荷传递垫板,位于所述载荷传递部的下方,所述载荷传递垫板包括底壁和至少一由所述底壁的侧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端框底梁的底面贴合并相连,所述侧壁与所述端框底梁的侧面贴合并相连。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载荷传递部包括第一斜撑梁和第二斜撑梁,所述第一斜撑梁连接在所述端框底梁和所述第一角柱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梁连接在所述端框底梁和所述第二角柱之间,所述载荷传递垫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撑梁和/或第二斜撑梁的下方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侧壁为两个,所述两侧壁与所述底壁形成一截面为U型的槽型结构。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侧壁为一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形成一L型结构。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端框底梁为一直梁,所述载荷传递垫板为两个,所述两载荷传递垫板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撑梁和所述第二斜撑梁的下方。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载荷传递垫板包括四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并与所述底壁形成第一槽型结构,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底壁形成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一槽型结构和所述第二槽型结构沿所述底壁长度方向相互间隔。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端框底梁中间部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将所述端框底梁分隔成第一底梁部和第二底梁部,所述第一斜撑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梁部上,所述第二斜撑梁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梁部上,所述第一槽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撑梁和所述端框底梁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槽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斜撑梁和所述端框底梁连接处的下方。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载荷传递垫板包括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并与所述底壁形成第一L型结构,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底壁形成第二L型结构,第一L型结构和第二L型结构沿所述底壁长度方向相互间隔。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所述端框底梁中间部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将所述端框底梁分隔成第一底梁部和第二底梁部,所述第一斜撑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梁部上,所述第二斜撑梁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梁部上,所述第一L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撑梁和所述端框底梁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L型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斜撑梁和所述端框底梁连接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端框、后端框、连接在前、后端框的顶端之间的纵向顶侧梁以及连接在前、后端框的底端之间的纵向底侧梁,所述前端框和/或所述后端框为上述端框。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所述端框底梁和所述纵向底侧梁之间设有底斜撑梁,所述的底斜撑梁的一端焊接在所述载荷传递垫板的侧壁上,所述的底斜撑梁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纵向底侧梁上。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和位于所述框架内的罐体,所述框架包括前端框、后端框、连接在前、后端框的顶端之间的纵向顶侧梁以及连接在前、后端框的底端之间的纵向底侧梁,所述前端框和/或所述后端框为上述端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4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热泵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道脱硫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