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管贴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334.0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呼咏;李凌;呼延宜人;苗峰;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C3/12 | 分类号: | B65C3/12;B65C9/04;B65C9/08;B65C9/3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贴标机 | ||
1.一种试管贴标机,主要由主体机构(7)、基座、上料机构(5)和下料机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机构(7)包括依次固定在底板(15)上的主辊机构、托板机构、副辊机构、回转轴(31)和压辊机构;
所述基座由基板(10)、与基板(10)固定连接的箱体(9)、上料舱支座(4)、电机支座(6)和下料舱支座(8)组成;上料舱支座(4)、电机支座(6)和下料舱支座(8)皆固定在箱体(9)上;
所述上料机构(5)由上料舱(46)、挡板机构和推板机构组成;所述上料舱(46)固定在上料舱支座(4)上,挡板机构、推板机构皆固定在电机支座(6)上;
所述下料机构(3)由下料舱(47)、XY工作台(1)和试管架(2)组成;所述下料舱(47)固定在下料舱支座(8)上,所述XY工作台(1)固定在基板(10)上,所述试管架(2)放置在XY工作台(1)上;
所述主体机构(7)位于上料机构(5)与下料机构(3)之间,通过底板(15)固定在箱体(9)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贴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辊机构由主辊支架合件(21)、主辊(22)、主辊电机(23)、推拉板(25)和固定在底板(15)上的推拉板直线马达(26)组成;主辊(22)、主辊电机(23)和推拉板(25)皆安装在主辊支架合件(21)上;
托板机构由固定在底板(15)上的托板直线马达(29)和固定在托板直线马达(29)输出轴上的托板(27)组成;
副辊机构由固定在底板(15)上的副辊支架(30)和安装在副辊支架(30)上的副辊(35)组成;
压辊机构由1号滑槽板(16)、2号滑槽板(38)、1号压辊支撑板(17)、2号压辊支撑板(37)、压辊支架(18)、压辊(19)和握辊(20)组成;1号压辊支撑板(17)、2号压辊支撑板(37)分别安装在1号滑槽板(16)、2号滑槽板(38)上,压辊支架(18)安装在1号压辊支撑板(17)和2压辊支撑板(37)上,压辊(19)和握辊(20)安装在压辊支架(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管贴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辊支架合件(21)由1号主辊支架(56)、2号主辊支架(58)和横梁(57)组成,1号主辊支架(56)、2号主辊支架(58)对称地设置在底板(1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1号主辊支架(56)和2号主辊支架(58)的下端分别放置在1号底板凹槽(24)和2号底板凹槽(28)内;
主辊(22)通过轴承安装在1号主辊支架(56)和2号主辊支架(58)上;
主辊电机(23)固定在横梁(57)上,通过带传动使主辊(22)转动;
推拉板(25)固定在1号主辊支架(56)和2号主辊支架(58)的下端,与横梁(57)平行;
推拉板直线马达(26)固定在底板(15)中心线上,推拉板直线马达(26)的端部与推拉板(2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管贴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辊支架(30)由左右对称地固定在底板(15)上的两个侧翼板组成,每个侧翼板上有一个定位凸台(55),且定位凸台(55)与侧翼板是一体的;将条码打印机放置在底板(15)上,使其出纸口的一侧顶住定位凸台(55),实现定位;
副辊(35)通过轴承安装在副辊支架(30)的两个侧翼板上;
托板直线马达(29)安装在主辊(22)与副辊(35)之间空间下方的底板(15)中心线上;托板直线马达(29)与托板(27)固定连接,托板(27)位于主辊(22)与副辊(35)之间的空间,且在试管(45)工作位置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管贴标机,其特征在于:
1号滑槽板(16)、2号滑槽板(38)对称地固定在底板(1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通过调节在1号滑槽板(16)、2号滑槽板(38)上滑槽内螺栓的位置,实现压辊(19)对不同直径的试管(45)进行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管贴标机,其特征在于:
2号压辊支撑板(37)旁边设有行程开关(36),行程开关(36)固定在底板(15)上,行程开关(36)的触头与压辊支架(18)末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3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